以精神为脊梁

三年级 议论文 852字
2023-05-01 10:53:51

常言道,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使人迸发出生命的激情,精神使一个国家面对危难毅然挺立,精神使一个时代勇于向前,创造奇迹。

由此观之,精神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任何生命生存的锦囊,而精神将究竟如何取决生命的价值呢?

精神是个人成长的索引。

人无精神不立,自古以来,哪位流芳千古的名人名士没有崇高的精神?或是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或是忧国忧民的杜甫,或是乐观旷达的苏轼,他们远在千年之外,却用诗歌呼唤我们要同他们一样坚守自我。彼时,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日作一画,书法家,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读书人韦编三绝,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精神。沿着人类文明一路溯源,这种精神传承至今。六年失踪的江梦南勤奋学习,学会"听说"学至博士。被评为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可见,精神是人类的骨骼,促进人的成长。

精神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识。

中华上下5000年,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淘尽的朝代兴亡,个人的生死,淘不尽的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古有文天祥,杜甫等爱国诗人,抗战时有闻一多,鲁迅等民族战士。二者的结合造就了瞿秋白,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学者,画家,医生,如果他警示温文尔雅,也许不足为世人挂齿。但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下,是坚毅的内心。面对敌人的威胁,他正臂一呼,泰然牺牲,他的外表下,是一颗赤诚的心。他的背后,是一个伤痕累累,绝不服输的民族。难怪梁衡称赞他"秋白不朽"。不朽的是秋白,更是一个挺立的民族。由此观之,精神是一个国家的骨骼,推动国家强盛发展。

精神是一个时代前进的动力。

一个时代靠每一位青年打拼,只有每个人挺立前行,时代才能缓慢前行。如十几世纪英国发动工业革命,无数工匠敢于创新,无数工人夜以继日的加工。全社会人民积极配合,才有了震惊世界的水晶宫,使欧洲领先世界一大步。当今社会,我国也吸取历史教训,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世界共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凡此种种,无不说明精神是一个时代的骨骼,推动时代发展。

让我们以精神为脊梁,携手并进,自由成长,为国家建设,时代发展贡献力量!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有条理性,取材丰富,文笔优美。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