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不惧,敢为天下先

三年级 议论文 978字
2023-04-30 11:48:25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时代的潮头,历史的混沌总有天下的先锋,历史的解救者。不论是“成器长”柔软长存的不敢为天下先,还是“尚刚强”锐利主动的敢为天下先都是为新时代的巨变奋勇拼搏。

我认为新时代青年应理性看待“敢为天下先”和“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态度。

诚然,“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的三宝之一。老子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其所言的“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柔软的态度。柔能克刚,柔软的东西能长存,从而“成器长。”“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维新变法期间悲壮赴死,他本可脱身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祖国失去了一位可持续进行爱国运动的人才,若谭嗣同不敢为天下先,未被斩首而是脱身,结局是否会被改变?是否会就此多一位革命的胜利者?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藏锋更易积蓄力量。

但“不敢为天下先”的柔软处事态度易固步自封、随遇而安。一味的逃避或一味的自守,会使时代青年懒惰自意,思想落后。如果没有英雄团长祁发宝及其队员的敢为天下先,坚决捍卫祖国边疆的国土安全,以血肉之躯筑起坚实长城抵御他国的袭扰,那么,我们祖国边防的国土安全将宁扰不安,祖国边防的人民安全将岌岌可危。我们要敢为前驱,为人之所未为,不怕流血牺牲才能护卫祖国山河完整。

若人人“不敢为天下先”没有孙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己任,挺身而出,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事业。救百姓于水火,解黎民于倒悬,那么,中华民族将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颓然腐朽。中华人民将仍处于水深火热、疾痛惨怛。我们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锐意改革,革故鼎新。

新时代的科技如高速路上的快车,迅猛发展。这期间的过程,若没有前人的思想前卫,先人一步打下的江山,以何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落后于世界,若以“不敢为天下先”的态度任其发展,那祖国如何富强?百姓如何幸福?不依旧任人欺辱,软弱无助。只有“核平才能和平”,是于敏等人早已远瞻的道理。他们在离乱中隐姓埋名认真钻研、勇于创新使核武器成功问世,为祖国科研环境营造和谐氛围,使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要思想前卫,积极主动,敢为天下先。

因此,对于我们新一代青年人来说,不仅要敢为天下先积极主动,更要理性看待敢为天下先不做无谓牺牲。

我们每个人都要在“不敢为天下先”积蓄力量的基础上“敢为天下先”。无所畏惧,立时代之潮头,开历史之先河。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取材丰富,有自己的思考。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