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家,应时而变

三年级 议论文 849字
2023-03-12 17:00:36

《周易·系辞下》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点便会发生变化,事物才会不断地发展,只有变化了,事物才能行得通、行得久。由此可见,心怀国家且应时而变,势在必行。

变,是从困顿到振奋的转变,可以使人从低迷中寻找破局之法,用从容、应时顺势而行。“双减”政策之下,俞敏洪十余年心血——新东方,几乎付之一炬,但他不放弃。奋斗不息,双语带货,用知识出圈,成就未料到的逆袭。有人认为这是运气,但其实是有备而来,逆境中,他依旧以国为首,在责任与担当中,用变通之法应时而变,实现了“通其变,天下无弊法”。

根深而味茂,水深而海平。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需要我们鼓起勇气,更需要我们心怀责任与担当,敢于改变,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变,是从旁观到责任的转变,可以使人从困境中寻找解局之法,用坚守、应时顺势而变。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比亚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汽车制造转变到医疗物资制造,放弃自身利益,解国家燃眉之急,肩负责任,心怀国家,应时而变,为大众钦服。

覆巢无完卵,守望而相助。疫情之下,岂能独善其身?士穷不失义,士达不离道,加油站开通“安心买菜”业务,拉面携手感冒灵。这些错位正是心与心的守望,情与情的相通,应时而变,守望相助,才可载负大舟,行万里。

变,是从稳健到未知的转变,可以使人从短板中寻找变局之法,用主动、应时顺势而变。钱伟长为国奉献,原本物理五分的成绩,却改学物理,成为中国力学之父。川江渔夫无惧于浪涛,中国学子更应无惧于改变,这并不是特立独行的固执,而是逆风追梦的守护。

乘风而柔软,凛时而坚硬。《诗经》中有言:“周虽旧邦,其命为新。”应时而变,就强国之梦。风雨飘摇中,“新文化”改变国之路;国泰民安中,创新引领国之发展;“唯日新,能恒立”,“蛟龙”入海,“神舟”升空,“闪电高铁”飞云端。循世而新,人尽其智,才能凤舞东方。

心怀国家,满怀豪情,敢于转变,勇于求变。急国家之所急,应时代之所趋。应时而变,做时代的中流砥柱。

呜呜呜,劳逸结合是真不会写了😭

下面有请@杳南山为屑串串提意见(鼓掌👏)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思路流畅,取材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