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万分指明千条道路,灵光乍现而解得新题,解决问题需要妙点子与实际行动。然行成于思毁于怠,一时之奇思妙想或许会有利于发现问题所在,但空想无用于任何事,惟有笃行实干方可于想法之伊甸园里开出沁人心脾之花。
少年当有凌云志,想法铸就美好未来。当今早已习惯思维惯性的我们需要认识到想法不是一个简单的自上而下亦或是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它是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中逐步从无形成为有形、逐步打动自我内心的结果。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我们今天能习以为常这样的日子,追根溯源是与那些想法有关——从“互联网+”时代的开启到人工智能的普及,一颗颗前所未有的创新“新点子”,让科技改变、服务生活。当我们认真琢磨世界的想法而后拥有自身的“新点子”,事后回首,会发现我们已创造极大的奇迹。
诚然,想法之美妙结果令人向往追求,但止步于“恍然大悟”而不付出实际行动终不会使人切真切实地收获。近年来“精神内耗”一词活跃在大众视野,空有千万条想法却仍无所成就之人不在少数,试想一粒好种子若不得肥沃的土壤,终究会成为贫瘠荒原上不起眼的一株枯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当以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落实明天的绚烂,而不是让光怪陆离的幻想惹得内心持续烦躁不安,从当下这一刻起,拒绝无效内耗,做行动的巨人。古时赵括纸上谈兵之举早已成为空想的前车之鉴,郭倪志大才疏、自比诸葛亮落得千古嘲讽亦在警示我们实践行动之重要性,没有什么可以拒绝不竭的汗水,每一个追赶幸福的人都是人生的赢家。
《礼记·中庸》记载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思、行联结一体,是令贤智之人得见完美的唯一途径。牛顿于苹果树下实践出宏观物理的一般规律,使得人类社会的文明阶梯更进一步;瓦特惊叹于开水顶壶盖而掀起一场工业革命,推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经历一件事、产生一个想法、落实而改变世界,从源头拒绝过多的精神内耗,以行动践行想法,是对未来最好的承诺。实态度以求真,则可明真理;实想法以行动,则功业可就!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奔今朝。总书记对我辈青年执以厚望:“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有机会把整个世界做为想象的行动空间,去一展拳脚、实现抱负”,我辈青年当弃糟粕无用之想法,实可塑造之想法以行动,于时代洪流中彰显青年积极之思想,脚踏实地拥抱理想之岸!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字很有风格,见地独到。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