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没有明白活着的真正意义。他们活着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工作,金钱,父母,孩子,但唯一没想到的就是为自己而活。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不需要过问别人的生活,这样才能保持人格独立,我们要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能被动地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成为“原版”的自己,而非“盗版”的别人。
我很敬佩菊花,菊花是真性情。别的花在春天一哄而上,你挤我推,努力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姿态,她却在秋风的喧嚣中舒展身姿。她不喜欢众人的观摩,不喜欢成为玩物,那便盛开在秋天吧,小小的身躯笔直地挺立着,它生来就知道为自己而活,于是在秋天努力走遍世界,但你却很难注意到它们 。
菊花一直以来都象征着隐士。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提到“菊,花之隐逸者也”。他还提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那就说说陶渊明吧,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因军功显赫而官至大司马,总督八州军事。然而,到陶渊明出世时,陶家已家道中落,无复当年。少年时代,陶渊明好学深思,读了大量书籍,并从儒家学说那里接受了出仕思想,希望大济苍生。陶渊明的一生中有好几次为官的经历,然而每一次都因为适应不了官场上虚伪的应酬拂袖而去。陶渊明最广为流传的作品就是《桃花源记》。远离尘嚣仙境般的村舍田园,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向往,文章中寄托了他对宁静淡泊的隐逸生活的迷恋。作为文学史上最成功的隐逸诗人,他的作品在唐朝大放异彩,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对他的作品倾慕和崇拜。
陶渊明的性情就是菊花的真实写照,他向我们诠释了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不要在别人预设的轨道里前行,遗忘了属于自己的路,错过了属于自己的风景。世界那么喧嚣,做自己就好。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思路清晰,取材独特,文笔优美,见地独到,情感细腻。作者借物喻人,借这篇状物散文表达了自己炙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