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是少年吗

三年级 议论文 1022字
2023-01-18 12:25:42

鲁迅笔下众多少年形象,皆多面且立体,细细品读后,失望之余也多了份心疼。一直在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他们还是少年吗?

把鲁迅笔下的少年形象主要划分为三类:天真活泼者,封建迷失者,妥协顺从者。

首先谈谈封建迷失者,《孤独者》中的大良和小良。从之前见到朋友的一涌而入,热情打招呼,到之后的漠不关心。因为朋友的生活逐渐落魄,他们认为在朋友身上已经谋取不到利益了,或许可以说是,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友情,只是一方在真诚对待一方在谋取利益吧,这样的友情怎么能坚固呢?他们是底层儿童思想逐渐扭曲的代表,只有世俗名利的童年,怎么能叫童年呢?他们像披着羊皮的狼,披着童真的外衣。但这却也不怪他们,社会的思想风气就是这样。试想,如果鲁迅描写一个只追求名利的成年人,至少我的内心是可以接受的,可他描写的偏偏是个小孩,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有些心寒。

再来讲讲妥协顺从者。少年闰土机智勇敢和迅哥儿是好玩伴。可当作者再回故乡时,闰土已大变样。水生是闰土的孩子,他有着孩子见生人的羞涩,但却没了少年闰土的灵气。可以说水生是下一个闰土。而宏儿则代表小时候的鲁迅。他们对社会和时代的顺从,并不因为软弱,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叛逆,便只能选择妥协。闰土和水生是是这时期底层人民的缩影,就像一场社会性谋杀一样,黑暗笼罩在百姓的头顶,他们喘不过气,也不敢喘过气。只能悲哀地说他们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鲁迅笔下的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呢,他们不应该有个美好的未来吗?可是事实并非如此。《风波》中的六斤。他的聪明伶俐和勇于反抗,让人想到了儿童敢做敢当的天真。但同时父母对她的畸形教育和她的成长环境的封建与迷信,让他很难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庆幸的是《社戏》中的双喜,他做事稳妥,考虑周到,同时又为朋友们考虑,善解人意,他生活的平桥村可谓是世外桃源,人们乐于助人,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过着平静的男耕女织生活。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儿童它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和思想,还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可这种孩子毕竟是少数。双喜可谓是鲁迅心中一个理想儿童的载体,而《社戏》中所描绘的童年被读者称为诗化了的童年,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

追根溯源,鲁迅究竟在呐喊什么呢?或许是救救孩子吧,亦或是救救整个社会吧。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更难以接受他们的精神扭曲,使读者产生强大的共鸣。他们还是少年吗?从年龄来说他们当然是的,从生活环境和思想上来说,能说是的就少之又少了。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