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阵天真的歌声轻轻的走进我的房间,这歌声是何等清脆,但内容更是朗朗上口。诸不知,这首诗有着太多的秘密……
首先,其诗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所写。当时他年仅七岁,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旁边有一个池塘,名曰骆家塘。塘子不大,却有着众多白鹅在其中戏水。骆宾王看着鹅们在盘中尽情地嬉戏,嗯,那姿态优美如同凤凰下凡。骆宾王灵机一动,写下了这首《咏鹅》。
而《咏鹅》的妙处在于,他的格律不同于传统的古体诗,没有为了对仗而死板。减去了那几分框架,剩下的部分,也变得更加灵动鲜活起来。减去了那框架,诗人的文笔便豁然开朗,徒增了几分童趣。虽然没有了对仗的韵律,但其活泼可爱的语言使其更容易获得小孩的喜爱。试想一下,哪位小孩的一生不是从“鹅鹅鹅”开始的呢?“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生动的描写了鹅那超凡脱俗的动作。恰当的动作描写使得全诗变的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也符合骆宾王这个年龄段对事物的思考范围,因此甚受小儿喜爱。“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那一身雪白的羽毛在绿水中沉浮荡漾,火红的鹅掌推开波浪,如同船儿的双桨,推开波浪,迎风起航。
一首《咏鹅》,是多少人童年的回忆,是学习那梦开始的地方,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诗的定义。在学习时,每想到他就能带来动力。因此,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清晰,内容具体,文笔流畅。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正文列出从多个角度切入的分论点,结尾加以总结,划分了文章严密、清晰的层次。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