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也曾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可见,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培根说,“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拥有充实的思想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做一个空有思想却不付诸行动的稻草,仅仅是像赵括那样,虽然熟读兵书,却缺乏战场经验,又不懂得灵活应变,纸上谈兵,最后导致数十万赵国士兵投降后被秦军坑杀,自己也身死沙场,落得个反被天下耻笑的下场,即使深谙战阵布设之道,别有带兵思想,又有什么用呢?没有行动,这样的思想永远不能成熟并化为真理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在说明做学问也要做到身体力行,不能只在书本上学习。苏轼自小遍博闻强识,饱读诗书,他深知只有真正当官为民,才能体会到百姓的愁苦;只有真正为民做事,才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于是,他爱民如子、鞠躬尽瘁,最终成为北宋政坛和文坛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我们的学习中,也应是如此,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如果仅仅知道其表层含义,而不是去挖掘,去实践,去细细品味它的深层含义,那这样的学习一定是徒劳的,它并未真正的转化为你的东西,就像一束抓不住的光,随时从你的手中逃走。
在国家发出脱贫攻坚的口号时,毛相林在参考和学习各种相关资料后,身先士卒,经常出现在工作现场,带头和工作人员投身到脱贫攻坚中去。他亲身带领村民走在实践的路上,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多年铺出“绝壁天路”,响应了脱贫功坚的号召,实现了人生价值。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实践性的建设人才,去建设和发展美好的国家,所以我们更应当注重于实践,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微弱的力量。如果读万卷书却不能行万里路,即使读再多的书也是雾里看花,终无所用。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从现在开始,让我们重视实践,践行实践吧!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清晰,取材独特,文字很有风格,见地独到。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