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三年级 议论文 790字
2023-01-07 17:30:46

摊开来,信纸的边缘渐泛黄,字迹还颇醒目。一封信是妈妈写给我的,信上亲手执笔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很是娟秀。另一封则是我回给妈妈的信,我的字青涩稚嫩,相比之下就逊色许多,但也算得上工整。

默念信中的内容,依稀回忆起大概是我和妈妈大吵一架过后,用书信的方式来和解长时间冷战的僵局。现在念起来,平实真切的文字还是足以扣人心曲,不免心头一暖。

打学会握笔起,我就开始培养练字的习惯。后来习字的热情退却了,这两本字帖至今也只练了几页,任其落灰。虽然多年习字的习惯改善了我的书写,但还是遗憾自己的惰性以致半途而废,如今没能将其当作修身冶性的爱好。书信、字帖,这些旧物隽在我成长这条时间轴上,曾经也是我生活不可缺的情趣。而随着时间轴无限延绵,楼宇建筑愈加高,列车速度愈加快,信息化和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书写在现代科技的洪流中淡化了,新兴的网络超媒体如雨后春笋。

我的闲暇时间被繁冗的网络信息占据,与人社交甚至与父母的沟通也更多用在了网络平台上,开始有了提笔忘字的现象。我俨然丢了文字。

我展望网络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内驱力的光景,同时回首过往云烟,向往文字素勒的袅袅烟火,花朝月夕。旅途漫漫,一封浸润了泪雨的家书跋山涉水传递来平安与祝福,温润的文字牵系着彼此的情。网络的信息传递固然方便迅捷,可大抵是没了“见字如晤,展信舒颜”的意味,缺点人情味。

文字是一个民族泱泱文化的深厚底蕴。山河被文字赋予灵性,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陲风光,也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良辰美景。

人间烟火也可诗意盎然。仕途得志,高诵“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情场失意,酌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金榜题名,纵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历史的长河冲走了沧海桑田中的纷纷扰扰,唯独带不走文字,它向世世代代演绎着无数风流人物的故事,历史因此有了面貌和神采。

教师点评:文章内容丰富,立意独到。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文章表达文字的重要性,文字是泱泱大国的底蕴。是历史长河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