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再无离别苦

三年级 议论文 1113字
2022-12-29 18:12:41

古人离别,无非凄苦。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无力相伴而行的惆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无法驻足停留的悲伤;“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是折梅遥寄无从相见的踌躇;“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是海角天涯聊慰寒冬的悱恻。偶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昂扬之声,也只是强调着千里之外的精神共鸣,“天涯”二字,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

三十年前,每至夏季,火车站总挤满了毕业的学子。

离别前夜,通宵把酒,说不舍,道再会,叙感伤。天亮了,大家争相背起那位要离开的同学的包、拖起他的行李箱、挎起给他塞满食物的塑料袋,将他送到车站。涌进站,挤在站台上,叮嘱万千,字字句句都渗透在火车站沉闷苦恼的空气里:“到了记得来信!”“地址本儿一定要保管好!”“不管在哪里工作都通知一声!”火车鸣笛催行,被送的那位苦忍着眼泪上了车,扑出半个身子在车窗外,使劲儿招手:“快回去!天热!”绿皮火车喘着粗气缓缓向前摇动了,送行的兄弟都带了哭腔:“保重!”火车渐渐加速,车窗上挂着的半个人越来越远,车下追着跑的人拼命地挥舞着手臂,放开了喉咙嚷“一路顺风”……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再相见,彼时的少年肚已凸,鬓已白,满脸岁月,一身风霜。也有那永不相见的朋友,直至老去,“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于是,我们有了整整一代人的离别歌:“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相见难,别亦难,怎诉这胸中语万千”“别了不知哪一天再相见”……

离别易,相聚难,古往今来,多少分别的泪水一洒千里,痛彻心扉。世间再无离别,成了多少亲人、爱人、朋友的梦想。

时代的车轮滚滚,今日,我们终于梦想成真。

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风驰电掣的高铁动车、价格亲民的国内外航班……轻松地将我们带到思念的人身旁。互联网时代张开双翼拥抱世界:白发父母晚间拨通外地儿女的视频通话,远游的学子在摄像头前凝视家乡小屋里的祖母,在外务工的年轻夫妻注视着手机屏幕上婴儿安恬的睡颜,毕业的同学凑在一起天南海北地群聊神侃,家乡的土产第二天就能由快递送到孩子的手里,朋友的问候在片刻间就能在手机上跳动,急难时一秒转账到亲人的账户;有时候只一句“我想你了”,被想念的那个人当天就能出现在身边……再也没有一别数年的悲戚,再也没有无能为力的哀伤,再也没有水远山长的遗憾,再也没有音信杳无的凄凉。我们在国力发展、科技飞跃的庇佑下,尽情享受着随时能相见的喜悦滋味,尽情品尝着朝夕能相伴的幸福时光,友谊长存,温情长伴。

离别变得不再苦楚。楚天虽阔,高铁速到;江南虽远,飞机即达。天涯不再是天涯,天涯已成比邻,追逐了几千年的“只有相逢无别离”终于在今日实现,从此,梦中再无离别苦,只有融融团圆情。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流畅,取材真实,语言流畅,见地独到,情感真切。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