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愁从何来?

三年级 议论文 852字
2022-12-14 00:00:59

秋愁从何而来?

秋,这一个季节自古多是消极的形式出现。忧愁、伤感、悲凉好像是秋的代名词。秋在中国古诗与现代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文人墨客通过描写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却流露着淡淡的忧伤之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这些还只是间接描写,通过描写有关于秋的景来表达秋的情。还有些直接描写,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了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秋是一个好的季节,但也却实能让人感到消极。好又在哪里呢?为什么让人觉的消极呢?你可以停下思考一下。不过接下来我会告诉你好在哪里!消极在哪里!

秋,一个收获的季节,花儿蜕变成果实,青青的禾苗变成金黄的稻裕。原本绿油油的田地也变成金光闪闪的海洋。大风吹过来,它们便开始摆动形成金黄色的巨浪。没有天灾天难,大丰收的话,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国家将会国泰平安。不会再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别离之悲,“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思念之苦,卖子之痛和换子相食之难。也不会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忧愁。

秋天,从古致今大多数文人都以消极冠之于它。而且大多数的文人都爱把愁、苦、悲、伤这四个字所代表的情感加在秋的身上,并且也是写的最多的四个字。

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万物开始了重新的复苏。花儿,嫩芽,鸟儿重新回到了这片神州大地上,它们开始了新的生活。花儿们开花,乌儿们在树枝上高歌,小草悄悄的探出头来看这美丽的世界。它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鸟语花香之美感。

花给人们带来了美丽,鸟儿给人们带来了歌声,嫩芽将会长大给人们带来阴影,给人们带来凉爽。

秋天来了,一切都变了树叶变成黄叶落于地上,树木光秃秃的。好似它抢走了人们的阴影,也同时强走了人们的时光。花儿枯死,又走带走了人们的美景…秋秋天好像把一切的美都给抢走了,只给人们留下一个单调的世界。

秋之后便是寒冬来临,万物归于安青静。春天相比,从生机勃勃到死气沉沉这种反差是巨大的,难以令人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有点不开心。倘若在遇到对于自己不好的事,便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便是使人们更觉得消极和为什么自古秋季多消愁的原因了。

这便是秋愁的来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