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有言:“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古人亦有云:积小流,成江海,勤为径,苦作舟。由此可见,成功是没有捷径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砥砺前行的路上,以拙相求,以朴相待,才能涨其智,观其实。
拙中有智。拙,非愚笨,而是指求知时谦逊的态度,努力时踏实的状态。钱钟书先生精通外语,学贯中西,靠的正是钻研时的“拙劲”,他所言的“聪明人下笨功夫”便是指学习时不求捷径,守拙务实的态度。追求速度,偷工减料者,必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让学习在脑海中牢固扎根。“拙”字书写,左为手,右为出,更说明了学识是用勤奋的双手写出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功到自然成”更说明了只有守拙务实,智慧的成果才会自然现于眼前。
朴中为实。“朴”是“实”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达到了“朴”,才能内心充实,收获实际的成功。杨振宁先生一心钻研物理学难题,心无旁骛,同其他科学家和院士一道坚守质朴底线,面对他国的邀请与丰厚的利益不为所动,不忘初心,只为祖国,做到了质朴为人,朴实做事。古时一些人只求“面子问题”,耻于拜师学艺,也笑他人向师学习,这便是只追名利,不求实学,为人不朴,心中不实的表现。韩愈也在《师说》中为他们提出了批判。只有不耻于学,积极求学,保持一颗朴实的心,才能收获真才实学,充盈生命。
我们如何做到“拙”与“朴”?首先,谦逊为人,低调做事,不因小利破规矩,不因小成自得意。我们要认识到,在“书山学海”面前我们充其量是一名小学子,待我们探索的世界甚是广阔。其次,踏实做事,质朴做人。我们要追求学识的真实性与实际存在的可利用性,学识在本领,拒绝带有一切“伪性色彩”的虚假繁荣现象。不做“纸老虎”,朴实为座。生活不会陪你演戏。最后,我们要做的拙而不愚,“拙学”并不体现在无效的工作的机械化重复中,无效的工作只会让人止步不前。拙,是在真实掌握的基础上,以合适的速度逐步推进来达到扎实、吸收的作用。
拙中有智,朴中为实,我们要利用好“拙”与“朴”的力量。现实,现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