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正国运兴

三年级 议论文 1065字
2022-11-24 22:44:42

“无暇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省心录》如是说。家风于国叫人勇敢担当身行正道,家与国是密不可分的。家风即国风,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国家社会风气的体现。家风正,国风自然就兴!

家风于家叫人家族兴盛,爱家齐家。古时李密祖母孤身贫苦,以一己之力养育李密,长大成人,良好家风流传千古;今有傅雷爱子深切,即使身隔万里乃以家书教育孩子,留下《傅雷家书》,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如此家风深受后人赞叹;梁启超成就“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由此可见,一个常盛的家族必然离不开一个品行兼优,言传身教的长辈。

优秀家风的形成和父母的德行息息相关,虽然其看不见,摸不着,却渗透在家族每一代人的骨血里,成为家族成员的精神纽带。颜子推一生数经陵谷之变,执笔著成《颜氏家训》,以此延繁伤诫子孙;曾国藩尊为一国将领仍将勤俭作为治家根本,让曾氏家族长盛五代;丰子恺半生颠沛流离,内心却仍烨如星河,始终用真善美感染孩子。

近日,一则新闻刷屏网络,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其内容是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学子张沈心然将当地政府分发给自己的十万五千元奖学金全部捐献给了红十字会,当记者采访到,她只说“我的父母有钱供我上大学,但还有很多人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却交不起学费,我感到很遗憾,所以我想他们比我更需要这笔钱。”我想这不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吗?物质的贫穷,精神的富足。良好的家风从小熏染了张沈心然,造就了这样一个有大局意识,舍小我为大家,且有良好精神品德的孩子。这不仅仅是为国造就技术型人才,更是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反观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那些孩童迷失在家庭的短视,溺爱,桎浩中,或是期望过切,又或是虚荣心作崇,父母以名利为引导,宣扬神童之才,而盛名之下,实在难副其实。若以此教导,无疑是害了孩子。正如古人言“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既孝顺又懂得敬爱他人的人,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而栋梁之才通常是在良好的家风中成长——是岳母刺字所表现出来的精忠报国之心,是孟母三迁中表现出来的求知向上的精神……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的潜在气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好坏不仅与家运相关,也与国运相连。

《礼记》中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治国而后天下平”。如果家风不正,国运就很难兴盛,因此新时代的今天,传承良好家风可畏迫在眉睫。

纵观家族兴衰变迁都和家风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重温家训,涵养家风。正其身,谨其言,严于律己,把高洁的品行,美好的道德流传给子孙后代。传承中华之优秀品质,弘扬爱国精神。正家风,兴国运!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内容丰富,语言流畅,立意深刻。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