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三年级 议论文 796字
2022-10-10 17:51:38

目明而心盲者,非贤者之作风。看,是用眼睛看这大千世界,学渊博的知识。但往往有的人会成功名垂青史,而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这是因为看的方法有很多不同之处,单纯用眼睛去看而不用心灵去感受,不时时刻刻思考事物,那么往往会只求于表面知识而不探求其根源。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说的话。将自己作为一面镜子,重新审视自己,做一次灵魂上的洗礼。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被誉为十九世纪世界的良心,当他深刻认识到“一切纯洁与善良的东西在我们的社会已经被毁灭了,而且正在被毁灭着”这一社会问题,他尝试靠个人良知来改变社会,要求每个人负起自己的责任。在晚年间,他的生活在深深忏悔中度过,包括反省自己早年的著作,甚至自己贵族的身份。在82岁时,为了实践自己的道义,他离开了生活了80年的故乡,不久因病去世。但他是为个人灵魂的自由而死,他获得了灵魂上的救赎。有的人终身为了所谓的利益,权利而被紧紧束缚。即使过得很好但总是觉得心灵上缺少了什么。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好的君王身边肯定有敢于指出君王过错的臣子,唐太宗与魏征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说唐太宗是一个笔直的大树那么魏征无疑是修剪旁支的工人,在唐太宗有过错之处魏征总能第一时间告诫唐太宗,及时改正过错。魏征在世之时大大小小共上柬了200余次,许许多多有好处的建议唐太宗都采纳了。直至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时常悲痛想念他。如果没有了魏征,唐太宗也不会如此更好的管理王朝。

如今的中国是民族富强,国家兴盛,百姓安居的中国,在与世界各国争一席之地的时代,更需要像托尔斯泰的人也需要像魏征那样提出建议的人来促进中国的发展。如今的中国是青年人的中国,吾辈站先辈的肩膀上创明日之成就,我们是新鲜的血液注入到祖国母亲的身体上。在如今的太平盛世,我们要继承红色精神,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一份贡献。如果说祖国是土壤,我们就是生长在祖国身上的花朵;如果说祖国是唐太宗,我们就是魏征。在如此盛世之下,我们要更好的秉持住自己的内心,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时时刻刻报效祖国。中华有我,万事复兴!

教师点评:中心明确,思路流畅,取材真实,语言流畅。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