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是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农村田地里随处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将稻子上金澄澄的稻穗壳剥下,就露出了里面白花花、像是椭圆形的米粒,这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白米饭,抓出几把生米饭,放在锅里煮一煮熟了再盛出来,香喷喷的,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就是吃着平生吃过最最难吃的菜配上米饭也会让人吃得津津有味起来。可谓是食物中那颗最闪耀的星。
每当秋姑娘轻手亲轻脚的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都没有察觉到她的存在,然而大自然却给了我们很多提示:枯黄的树叶摇摇欲坠,准备为大叔妈妈储备水份,度过寒冷的冬天,意味着秋天已经来了;蚂蚁四处寻找着可以吃的食物,争取在秋姑娘走掉之前把过冬的粮食准备好,这样就高枕无忧了;而稻田则是脱去了绿油油的春装,换上了金灿灿的秋装,一边悄悄地告诉我们秋天来了,一边大声的欢迎。
虽然稻子没有鲜花那样自身散发出来的淡淡香气,也没有鲜花那样美丽优雅的外形,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也是有些花没有的。凉爽温柔的秋风,轻轻地拂过,金灿灿的稻田,便会发出“沙沙沙,沙沙沙”的响声,其实这是稻子们的一首大合唱。每次大合唱都会引得路人停下急匆匆的脚步,站在原地,竖起耳朵,细细倾听歌曲中一丝丝微妙的变化, 他似乎连空中的小飞虫也停止了扇动翅膀,不想破坏这么美好的场景。
如果在月亮升起时睡在搬出来的长凳子上,观赏着月光,感受着从脸边拂过的秋风,再听着稻子们的大合唱,是一种无法在城里感受到的惬意,让人心生喜悦。
头发被剪光的稻子,除了一个秆,什么也没有,活生生一个“光杆司令”。这时的稻秆能用来做什么?那好像除了拔起几根当棍耍。也没有其他用处了,不过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的厨房里大多是用灶台生火做饭的,不像城市里全都用煤气灶啊,天然气呀,之类的生活工具做饭菜,而是用可燃物点上火放在灶台后面的小洞里面,在多放进去一些柴草便可以烧火做饭。
光秃秃的稻子易燃易烧,是柴草的最佳选择。
虽然稻子的用处很多,但是它内在的高贵品质也不少。
稻子每时每刻都弯下腰,向前深深地鞠躬,不管对谁都很尊敬。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一根稻子骄傲过,活像一位正在虚心请教问题的学者在听听别人的指导。
在狂风的吹动下,飞沙走石,落叶飘飞,可稻子却依旧是弯着腰,悠哉游哉地站着,不惧狂风,挺而走险,就像守护边疆的战士屹立在大地上。
稻子为人类贡献很多,让穷人也吃上了米饭,不用i饿他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为人类无私贡献着。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字很有风格,有自己的思考,情感饱满。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正文列出从多个角度切入的分论点,结尾加以总结,划分了文章严密、清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