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进退,掌控人生

三年级 议论文 767字
2022-08-29 20:30:50

曾看到过一则关于制作面食的报道:甩面时不可大用蛮力,否则极易甩断;亦不能小心翼翼,否则失了筋道。“过刚则折,过柔则靡”,甩面之于人生相同,一味求“进”只会迷失方向;不断求“退”只会一事无成。唯有把握好进退的尺度,方能掌控人生。

何为“走进”?走进即是精益求精,亦是专注钻研。何为“走出”?走出即是淡然洒脱,亦是果敢勇退。没有走进,何来立足巅峰?没有走出,何来天地无垠?

学习中,我们需要“走进”。东晋王右军痴迷习字,日日与鹅为伴,夜夜以笔为枕,错将墨汁做红糖,毅让池水变墨香......他走进书法,亦走进了“书圣”的誉满乾坤;美国爱迪生走进科学,图纸堆满屋子,仪器昼夜运行,上万实验只为灯,一根钨丝终登顶......他走进科学,亦走进了“发明大王”的惊世骇俗!“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若不是“走进”,他们焉能流芳千古?

然而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如果我们过分沉浸于“走进”,反而会举步维艰,继而迷失自我。梵高笔下,星空璀璨,奇幻斑斓,他走进印象派的世界,孤勇前行,数十载不变方向,于孤独中渐行渐远,即便贫困潦倒亦不能从中走出,最终落得自杀的下场;程蝶衣口中,抑扬顿挫,京味十足,他走进京剧的世界,反串虞姬,数十载由爱如痴,于角色中沉浸不拔,即便新生活到来亦不能从中走出,最终落得拔剑自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为旁观者,我暗自为他们惋惜:若不是过于走进,他们焉能命丧黄泉?若是他们知道走出,又焉能困于绝境?

凡事极端则不成,进出更是如此,道理浅显,难的是如何把握个中尺度。

走进,不痴迷;走出,不依恋,怎样才能做到?

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梦想,有了梦想,人方能明晰前路,继而坚定不移地走进,配合钻研的精神,必能在这个方面有所成就。其次,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有了清醒,人便能理性思维,继而可以以旁观者观察、分析、走出。除吃之外,我们还需保持独立的人格,明断是非,技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内外之间,纵横自如。

诚然,星辰大海令人向往,可我们也莫忘万家灯火;山顶很美,但山脚的野花也是芬芳。无论是“走进”还是“走出”,无论是登顶还是退却,没有对错,没有是非,以梦为马,以清醒为路,更以独立为脚,在“走进”与“走出”中,把握自如,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