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邈尘寰中,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了,心灵也越来越空虚和麻木了。名缰利锁将人的灵魂死死锁住了,只教人审时度势,步步为营,却忘了凝视生活本身。一起凝目生活吧,在静寂中感受自然万物的静美;一起谛听吧,在万花筒中捕捉生活的韵脚。凝目谛听,回归生活最纯真的模样。
凝目徐行,将目光放置在生活的静美中。“茶峒溪自流,烟雨润平生”是沈从文在凝视边城的静美;“大雪纷纷飞,柳絮因风起。”是谢道韫在凝视冬夜的静美;“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是川端康成在凝视雪国的静美……人生固然逃离不开繁忙。但在繁忙生活中,也要懂得凝视生活的璀璨,感受生活的静美。
生活的静美,也许不仅出现在凝目的徐行中,还出现在不辍的弦歌中。杜甫在飘摇的草堂中消化沉郁的顿挫,肝肠的滚热,最后把命运的洪流化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后的五四青年--李大钊,陈延年,陈乔年等,无不在仰望着同杜甫一样的星空,振奋前行,只为了为后人铺下岁月静美的林荫大道。如今,疫情汹汹,为我们在负重前行的先锋身后岁月静好。但别忘了,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站在别人身前的先锋。到那时,别忘了要续好这弦歌,用自己的实践去为社会添一分光,添一分热。
就如那些在人生浮沉中澄心的英雄一般。敢于凝视深山的黑暗,张桂梅才在千般荒凉中燃灯前行;敢于凝视民生的惨淡,鲁迅先生才在无所希望中弃医从文……从浮沉人生中跌撞前行,在千磨万难中澄心凝视,你才会明白:时光不负有心人。然而,仅仅忙碌于个人浮沉的高度是不够的。不惧“零落碾作尘”,张梅桂才依旧“香如故”献身教育事业;不惧“万马齐喑”的压迫,鲁迅先生才甘为“孺子牛”,献身爱国事业……凝视者只有把“个人、集体、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把“过去、现在、未来”拷成模本,递给下一代凝视者。
“若能澄心静耳听,万籁俱寂亦是韵”,愿你我凝目万物,澄心谛听万花筒中的生活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