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

三年级 议论文 753字
2022-07-18 08:44:52

“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宁拙勿巧。”这是杨振宁先生的科研态度。诚然,踏实是公认的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味蛮干、机械付出,也不见得能换来如愿。踏实不等于一味蛮干,巧干也不是投机,而是成功的利器。

日益浮躁的社会,日益膨胀的人欲,我们如今离闹市远去,于宁静校园中寒窗苦读,抛弃割舍许多繁华与喧嚣,是为踏实;踏实之风必不可少,可踏实中的巧干却暗中注定了各自的远方。

踏实为船,若想望见远方需脚踏实地。某种程度上,它或许是“笨拙蛮干”的表现,因而它被众人轻视嘲笑,为“聪明人”所不屑一顾。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将数千种灯丝一一试尽,终得天使之光照亮人间;法拉第记录实验数据九百多个日夜,终得电磁感应震撼世界。遇到困难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迷茫时将每一种可能都试一遍,背不下的古诗每一天都重复一遍,解不开的几何题将每种思路都试一遍……《奇迹·笨小孩》中的景浩为了救妹妹,用尽了各种笨办法:追汽车,跑投资,办工厂……生活使他遍体鳞伤 ,他却依然坚持用每分每秒去奋斗,把电子厂的事一件件办好。这或许很笨,看起来像“拙干”,但这就是踏实。将世界给我们的难题落实解决,世界必给我们方向;而泻于表面的空中楼阁,也只会是欺骗自己的过眼云烟。

巧干为帆,若想跨越山海需智慧巧干。我们虽言“踏实肯干”“埋头苦干”,但若方向错、方法错,也只会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学习本就是智慧的博弈,而非题量;学习是科学的比试,而非体力。毛泽东指挥长征四渡赤水,成为军事战略美谈,若战士们一味勇往直前,是否也只会有无谓的牺牲?谷爱凌三个月复习功课飞升斯坦福名校,靠的难道是疯狂刷题?熬夜奋战?一味的蛮干是连踏实都无法保证的无用功,是自我感动式的付出。

扬帆远航,绝不只是靠两者的其一。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其实,踏实不正是巧干吗?巧干何尝不是最大的踏实呢?科学的方法与规划是踏实行进中的加速器,是制胜的法宝。清北学霸的优秀源于高效二字,即踏踏实实的巧干。它不是“拙”的体现,而是最智慧的选择。

世界如浪,愿我们都摆脱冷气向上走,踏实勤勉,巧干提速,未来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