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艺术和美,使生命成为一件赏心乐事。雨露润泽,草木方能欣荣;艺术滋养,心灵不致干涸。
处处皆有艺术,处处皆为美,既可发现之,亦可创造之。但无衣食可,无居所可,无艺术和美万万不可。如何拥有艺术和美?“慢慢走,欣赏啊!”
美将寸寸光阴酿成酒。
艺术和美赋予了时间以诗意,使其妙不可言。“晴窗细乳细分茶。”兴于宋代的茶百戏,让本就雅致的茶水更有意境,雅士们用清水在茶水表面的茶沫上作画,再佐以袅袅而升的茶香,宛若仙境。“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听雨打窗棂,品诗词余韵。在这样充满艺术和美的闲暇时光里,生活富有仪式感;专注于当下,寸寸光阴如诗如画,烦扰全都如过眼云烟,一飘即逝。
美把性情品质琢为玉。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艺术和美,才能蕴育出至纯至善的性情,才能温养高贵的灵魂。苏子瞻,赏赤壁风月,啖岭南荔枝,阅人间无数,因而有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心性。屈原终其一生都在追求香草美人,唯愿“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超凡脱俗,高洁傲岸的品格。“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若非心胸开阔之人,眼中怎能见此寥廓之景?
美使生命本质归至始。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艺术和美,指引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本质,从而在思想上达到更高境界。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天地之间,大自然的艺术作品,透过细微的它们,可以体会到更深处生命的本质,从而摒弃尘俗,无欲无求,单纯但觉醒,眼中的整个世界也焕然一新。归隐田园后的陶潜说过“此中有真意”,是返璞归真后对生命的体悟,更希望能”托体同山阿",与天地归一。
人们生活中缺少不了艺术和美,即不会欣赏艺术和美的人亦不会生活。我们要用眼睛观察,在内心品味,“雪月风花四君子,趣雅真幻一凡尘”,艺术与美,才是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