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有器,名为少年

三年级 议论文 874字
2022-07-08 18:49:32

华夏神州,和光同尘,千年来的流变演替造就了如今的中国。而如果说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底蕴之器,那么少年便是一个国家的明日之器,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国之重器。

国家自以少年为器。甄别一个国家是否有活力与未来,就在于评判其少年如何。而中国之所以可以于历史之中屹立千百个春秋,又何尝不是因为这方江山代有才人出?而在这样的一个亿万之人组成的国家,更是作为一个世界强国,所要消耗的人才资源是不可估计的。一个人最有潜力的时期无疑就是少年期,因而一代少年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所以,炼就少年之器对于国家来说便是重中之重。

人本生如秋水盈月,缯衣星冕的少年更是清澈得不带一丝杂质,但这样的少年不能称之为器。器是于烈火中炼度,在刻刀下定形。而教育便是这样一昧火,如此一把刀。教育之火是彩色的,它让我们知晓了宇宙的浩渺,让我们窥探了艺术的乐

园,更是赐予了我们“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美好期望。在这燃烧的缤纷之中,我们的器便渐渐形成了,盛放着种种美好的幻想与期待,温养在绛宫之中,渐渐有了自己的颜色。教育之刀是锋利的,它刺入了我们的骨髓,让我们在痛苦之中蜕变:我们的器身上多了江川湖海,多了草木山丘,多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智慧,更多了那传承着中华文化的铭文。在这烈焰之中,在这锋芒之下,淬炼了这一尊少年之器,于这茫茫天地间傲然昂首。

少年亦以国家为器。国家也是器,它是需要我们这千万少年共同炼就的。我们燃烧为火焰,投身于国家大器,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在这芳华正盛的年纪中,我们看到了多少能人志士曾经的成就,这让我们怎甘平凡往去,死若寒蝉蜕林。于是我们这次点燃了名为“梦想”的火焰,再一次地,煅烧着自己的器。为的是可以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冠绝古今的才华,同时也加上了一道名为“责任”的刻痕。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淬炼,不仅让这千万少年之器闪烁着更为耀眼的光芒,更是使国家大器焕发出活力与朝气。而在这淬炼中,那一缕缕不肯言弃的意念,更是化作了气势如虹的精光,直冲云霄。

中国有器,少年有器,我们炼器于形,养器于心。器中包涵了知识与智慧,器上承担了一份份期待与责任。一次次磨砺,一次次传承,让我们的眼眸变得深邃,让我们可以抬头仰望星空,让我们的器变得愈发厚重。无论是安逸抑或是动荡,我辈少年都依然于此鼎立,作为中华之器。

中华有器,名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