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践真知,苍山不老幸中华

三年级 议论文 1161字
2022-07-06 09:13:00

文/单纯

秋风拂晓,春夜鸣蝉,凉风吹过了遥远的山脉,将如麦穗般饱满的汗珠,凝成了田埂间的欢声笑语。他用脚步丈量出的,是对希望与信念的持守;他用双手托举起的,是对实践与现实的奋斗,仰望星空的幻想与脚踏实地的付出,让我们走入了一个又一个如电影般上演着的中华奇迹里,以热血、以无私、以勇往直前的坚毅,让我们在这四海江山里相助守望,让我们在黝黑的淤泥中,成了一簇簇盛开在神州之下的鲜妍的花儿。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尊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能将历史人物和鲜有人知的历史故事写得如此绘声绘色,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他19岁时游行全国的不凡经历。游走淮安市时,他日夜追踪着韩信早年生活过的足迹,孤身去寻找他们的亲身见闻;到齐鲁大地时,他瞻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细细去听孔夫子的后代诉说先人的故事;到江苏彭城时,他访遍酒楼、去追寻说书先生口中高祖刘邦的曲折故事;抵达大梁时,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中的著名夷门,感怀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优良品德……可以说司马迁正是因为有了年少时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写出这样一部千古不朽的史书,集百家之大成、汇日月之精华,好一曲千古绝唱!

“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袁老曾如是说,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实践者、探索者与创新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有了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与果敢;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能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回望袁老的一生,宏愿并非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情怀与担当,他用“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持守姿态,在四处碰壁的实验道路上艰难求索,寻找着解决人类饥饿的根本方法,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多年以后,这中国,处处都是稻香绵长。接力时代圣火,谱写青春华章,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不计得失、不畏将来,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当梦想之光被点亮,便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从“北斗”指路到“天宫”览胜,从“天问”探火到“祝融”勘测,一代代的航天人攻坚克难,寄托起了国人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憧憬与幻想,始终在挑战自我的征途上奋勇前行。他们如一匹匹年轻力壮的骏马般向星辰奔跑,他们让古人对星月的浪漫想象一步步照进了现实。航天系统的总设计师黄伟芬老师曾这样说:“以平凡成就平凡,以无名造就有名。”航天人的梦想很近,抬头就能看到辽远的星辰大海;航天人的梦想也很远,需要长久的跋涉才能到达遥远的光年之外,一个激越向上的民族,不仅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让航天点亮梦想,让我们携手未来,以实践之心,探古今之行,共筑环宇天地,共襄盛世山海。

时代风起云涌,伟人转瞬陨落,无论是沧海桑田的变迁,抑或是历久弥新的持守,无疑都是让我们感慨崇敬的对象。凝着一双深邃的眼,去聆听时代的心跳,托着一方澈亮的星空,去创造时代的奇迹。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走出课本、走入人生,以永不放弃的信念,绽放出如蔷薇一般盛开的火焰,以永无止境的探索,寻找实践之下真正值得前进的方向,苍山不老,实践兴国,我们,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