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瓢清泉,便是从明月中分出化身,从江流里引得一段春情,再采摘天与地、山与水、木与土的自然灵气,汇集到眼前的杯中,这就是茶。
从前幼时看着家中长辈,心中羡慕不已,她们没有学业的压力,不用在炎热的夏天背上有半人高的画板,也不用在寒冷的冬天为僵硬的手指套上指甲拨弄琴弦,更不用在黑夜与繁星相伴挑灯苦读。她们是那般恣意,活的潇洒,又看的通透,每逢喜事大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像极了电视里那些舒适的贵族小姐,又带着几分书中大文学家的气质。看他们喝着泡成了暗黄色的茶,那时的我也会踮起脚尖,叫嚷着,大声诉说着我的渴望,我也想喝,想喝他们口中只有大人可以喝的“茶”。
泡茶就是品人生:刚泡时,犹如稚嫩幼小的孩子,什么也不会做;一分钟时,就是调皮捣蛋的少年;两三分钟后,就是事业已成的中年;六分钟时,就像一个蹒跚的老年人,虽然毫无用处但以看透了一切,茶泡好了。
喝茶,喝的是心境,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不休的沉默,一种热闹后的落寞。品茶,品人生,愿岁月安好。细细品茶,苦涩和清甜交织在一起,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舌尖,犹如一股清风,将许多美好的回忆陆续吹来,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一杯茶,需要细细品尝,当你喝出苦涩中的一点甜,那甜就是快乐。
爷爷是家里最会泡茶的。他拿出珍藏已久的紫砂壶。摆了个阵;又拿出单从茶,茶叶细嫩,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我一直好奇地看着。只见爷爷把茶叶轻轻放入壶中,再倒入烧开的水,盖上茶壶,笑着问我:“这道茶对我们这里人的意义吗?”摆了个阵;又拿出单从茶,茶叶细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我一直好奇地看着。只见爷爷把茶叶轻轻放入壶中,再倒入烧开的水,盖上茶壶,笑着问我:“这道茶对我们这里人的意义吗?”
小时候,奶奶用手扯下一把茶树嫩叶,那完全是个普普通通的嫩叶,可如果晒上几天,就会十分干枯,闻起来,那苦扑鼻而来。我都不敢拿起茶叶闻,奶奶总是说:“阿林,这是茶叶,泡了之后才好喝!”我有点不太相信,奶奶只好把茶叶倒进茶杯里,用滚烫的热水滴滴落下,一点点将茶杯填满,茶叶也一个个地翻动干枯的“身子”。过了几分钟,茶终于泡好了,原本清澈的水,变得有些透明黄,热气也从上方缓缓地飘出,我喝了一下口,甚至没有咽下去,就直接吐了出来,那苦涩是真的苦,比苦瓜还要苦。奶奶正津津有味地喝,看见我吐了出来,只好在放上了几瓣干枯的黄桂花,放上了以后,便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喝了几口,才渐渐勉强。当然,我还是在不久后离开了家乡,“我终于不用喝茶了!”我开心得说,即使心情是激动,但离开爷爷奶奶,又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痛”。
在城市里,城市的喧闹声响彻我的心里,于是心变得烦恼。我终于有点怀念奶奶在我心烦的时候,递上一杯茶,我也泡了一杯茶,喝下时,虽有苦味,但是香味也在回味,我终于明白,那时的我没有细细品尝那杯茶,才会厌。
人生路上风雨不断,阳光也不曾缺席,那些酸溜溜的文字大多来自琐碎的小事,无论是幼时对“茶”的惦念,还是被压下的恼怒,亦或是那些时光里声嘶力竭的狼狈,回头看,不过是璀璨繁星中的几点罢了。那被揉碎了的茶经由滚烫的泪烹煮,入口微苦,而后的清香经久不息,却在渣滓入喉时带来点点疼痛,一如人生,千百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