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文字皆无情,一笔一划直通心。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交流的方式也在日新月异,从口口相传到结绳记事,从鱼传尺素到今日的万物互联。时间空间的隔阂被我们一点点砸得粉碎。便捷,迅速的传递信息的能力催生出了——表情包这一产物,而文字好像也要像结过的绳索一样丢进垃圾堆。可文字真的要退居二线吗?不,绝对不是,相反我们应该在这个时代,高举 “一横一竖表情达意 一撇一捺传递文化”的旗帜,展开一场浩浩荡荡的古文运动!
汉字是中华儿女最好的交流方式,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一定是。这是因为汉字承载的情感,信息是亘古不变的,当我们翻开古人的聊天记录的时候,我们依旧会为《陈情》《出师》二表泪下;我们依旧会为《与妻书》《就义诗》而动容;当然我们也依旧会被张英家书里的《让墙诗》所折服。相反,一个微笑引来多少争议,挖下了多少代沟?而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无论星移物转几千次,它所承载的东西永远是那样炽热,那样真诚,不存在代沟,更没有误差,直击你的灵魂,让人永远热泪盈眶。
汉字承载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优雅,浪漫的内核。从鸿雁传情到驿寄梅花,从双鲤纸书到以诗相和。表情包表达的情感,内容我们总能从文字哪里找到更好的方式。“好嗨哟,感觉人生达到了巅峰”换一种方式可能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你是不是个男人”换一种方式可能是“十万将士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绝绝子”换一种方式也会是“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我们如今玩的表情包,火的网络语,原来千年前以另外的一种方式也被冲上过热搜,包含着诗意,填充着浪漫。
使用文字交流是继承和发展文化的需要。文字回归是必然的,从几年前的《汉字听写大会》再到如今的《诗词大会》,我们通过一种又一种的方式召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成为交流的主要方式已毋庸置疑,我们看到了在快时代下《咬文嚼字》的坚持,听到过五胡乱华时唱不完的《诗经》。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没有忘记,只要把文字传承下来文化就一定在,而文化会因文字被重视而繁荣。
一横一竖表情达意,一撇一捺传递文化,让我们把文字请回交流的第一把座椅,做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