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最大乐趣,归根结底,是指出问题的乐趣。——题记
回望亘古的历史长河,好奇根植于人类的血脉之中,度过万千时光,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好奇之心使人类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保持新奇和感兴趣,能够不断地去创造奇迹,不断地去追求真理。
好奇心是知识的萌芽,能激发人创造力。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伽利略的学习经历就很好地验证了这句话。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具有好奇心,经常提出一些问题。伽利略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去四处请教,最终获得了大量的知识,提出了“伽利略原理”,成功地在历史上留下了他名字。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一颗好奇心,培根说过:“一看见汪洋就认定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瓦特对开水壶盖的跳动产生好奇,且并不满足于祖母简单的回答。他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证明了是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瓦特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样机,后来又通过多次研究,完善了蒸汽机。瓦特的好奇心激发了他的创造力,使蒸汽机得以问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好奇心不是“猎奇”,他的存在需要智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伽利略和瓦特的好奇都是“有心的好奇”,正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是“无心的好奇”,纵使无数个苹果砸不出一个“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再多来历不明的石头也纠正不了“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所谓“无心的好奇”,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鲁迅文章中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驱使阿Q“革命”的是好奇心,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亦是好奇心。像这样的,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建立在扭曲心理上的所谓的“好奇心”,只能反映出愚者的愚昧与平庸,真正的好奇心不能只浮于表面,应深入地去了解。
好奇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如果缺乏好奇心,人们就会缺乏生活热情,缺乏创造的动力。面对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应保持一颗真正的好奇之心,不倦追求真知,而不是怀有“好奇害死猫”的心理,不敢质疑,这样的社会才会持续发展,人类的文明才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