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字华

三年级 议论文 1806字
2022-06-06 20:32:04

读精书,精读书。流传百年,方可称之经典。舞文弄墨,一气而成,定不能著成一部佳作。好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只显于华丽的词藻,更应该显示于字里行间的精神所在。内在精神是文学作品的主心骨,若无此加持,再动人的词藻都是文字的简单累加,这种叠字游戏难免使得整篇文章空洞而无力。纵观华之典籍,其传颂的精神内核不限于时空隔阂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它们都产于作者毕生的呕心沥血,源于作者实践的真理所求,言之凿凿,而非引借照抄。由此可见,读书重在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万不可随手拿之便奉为真理,进而因此而“误入歧途”。

之所以要读好书,是因为好的书籍可以引领我们走上人生的锦绣未央,能让人眼前一新,让人读时有所思考,行时有所省戒。书中所蕴藏的人生哲理不是闲来无事,酒入肚肠的秀口一吐,而是灯下百次的斟酌,檐下的废寝忘食。蔡元培曾提出“养成人性之事业”,这绝非易事,欲得参天大树必精灌苗之根须,人性的养成需从娃娃抓起,断不可草草了事。唯有染得墨水香,品得万卷书,才能更好地守好人之本性,行善避恶。读书即食书,密密麻麻的汉字组成一页页纸张,这决不是让人一时兴起的三言两语,而是可以伴随一生的内驱动力。深入书境一探,品得人生,醉得脾人心扉。

古来读书之人数不胜数,他们都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奔向不同的境地。天道酬勤,知识改变命运。金榜题名,仕途赢得豁达。自古以书为贵,所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人为攀高官厚禄、朱门大户。有人一心报国,一生读得清高书。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寒门子弟必须多读书,借助书籍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打破所被禁锢的阶层思维模式,以便更好地为人处世,创造机会,抓住机会。“读书百卷,其意自现”,书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心灵的填补,更是大脑的储备,同样一种境地,读书的多少决定着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态度。

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算读得有价值。培根曾言“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知识与实践隔着实操者,纸上来的概念终究还是别人的论述。知识是抽象的,浅读只能说是在脑子里划个痕,反复思考也只是单纯针对于文字表层的巩固理解。习惯了惯性思考,食拿来之食,人们往往不究其根本,拿着自定的我以为给实践下定义,但真正躬身实践的产出往往与此大相径庭。这也导致一些臆断之事风行社会,众人皆以为得其实,却皆为一人鼓吹之事。古有石钟山,那现如今还有哪些还未被戳破的缪实?可见单单注重高效读书,不把知识融会贯通进脑子里,不注重实践成果是万万不可的。力用不到点上就像影棚里的数学家,空怀一肚子墨水只怕是徒做无用之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从实践中来,也要通往实践中去。

读书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大家更需要坚持养成勤读书的好习惯,定时输入,才能有所输出。沉入书的世界,低头白日,抬头月,吹灭读书灯,留得满身明月光。闲来无事,捻书翻阅,指尖划过书角,随着页码的递增,一个个故事串联勾勒,让人乐而忘返,实为惬意。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在没有外力的辅助下,人眼所能观测的范围、距离都是有限的,而且生命是有长度的,单单凭借一己之力,一生所能触及了解的事物寥寥可数。与其消耗一生苦炼丹药以求长生不老,不如拓宽生命的宽度。在人生的天秤面前,我会摒弃长生不老的执迷不悟,追求我更渴望的丰富多彩。四下安静,潜入书的海洋,那么世间万物都能以脑中镜像显现,千山万水都能置身其中,我可与作者的喜怒哀乐同频共振。

于我而言,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失落时的开心胶囊,与书的邂逅是十分享受的。我常常纵横于文字的喜悦,重温体会与作者相似的生活情节,热衷于心潮难平的岁月沉淀。我遨游在历史的漫漫长河,独恋那一件件依附于人物的趣事,他们不再死板,反而活灵活现。有书作媒介,我与历史,恰如此端与彼端,如此相近。

自甲骨到尺素,正是因为前人无私的笔墨,后人可上晓天文下知五谷。千百年来,也正是因为一本本书籍,人类文明得以续弦,人类积累的智慧得以传颂永代。读书不仅利己,也能造福后辈,日积月累,可谓是后代万激之伟业。新时代提倡青年多读书,读好书,“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良好的读书氛围,对于教书育人皆有必要。为此,青年人成为知识受益者的同时也要自觉助推知识的传播,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的好风气。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时间如流水,逝去的不再回来。不如我们以两种角度来思考谈论,种下理想的决心应该在十年前,做出改变并付诸于行动应该在十年中,但就可以单单以错过上个十年为借口而一生碌碌无为吗?若以未来的角度看,现在也是"最好的年龄”,现在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那么十年后就是树荫乘凉的时间。从先开始,不要再把读书当作口号,喊时振奋人心,热情的余温很快消失,留下来的是接连的口号,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人都应该践行“做行动上的巨人,不做言语上的矮子”,化口号为行动,读书就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