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互联互通的新时代背景下,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每个人既生于自我,也生于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如何构建广义上的和谐己人关系,在这个风诡云谲的时代中绽放价值呢?我的回答亦是今日演讲主题:“兼爱融冰,携手共进。”
从千年前墨家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展示兼爱的力量,到重洋外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难发现,古今中外的智者都对兼容并包,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且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悲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喊,鲁迅“我愿做唯一的光”的请命,伟大者从不把眼光局限在眼前的苟且,而是凭己达人,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血泪,争取往后不再有血泪的理想。兼爱之思拥有塑造灵魂的伟大力量,它以丰富内涵在历史长河中坚守,在世界土地上生根发芽,庇荫后世。因此,我们探寻求索其中的深刻内涵,为己所用,与世界偕行。
当今世界风诡云谲,竞争思想和个人主义大行其道,误解和猜疑筑起一垒高墙,阻碍了协作和发展的脚步。因此,作为即将登上世界舞台绽放光芒的新青年,更应从宽广的人类视角,用大爱之光芒,融猜疑之坚冰。
文明是庞然大物,以个性鲜明的文化和丰富的意识形态屹立于世界。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文明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和冲突。若我们一味沉迷于猜疑和恶性竞争,争红了眼,便会迷失航行的方向,与发展的初心背道而驰。因而,兼爱散发的温良气息安抚好斗的本性,成为了破解这一困局的钥匙。
我们可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个体不约而同的以一份众善兼济的担当,尽己所能,包容世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疫情下的武汉得到了世界的关注,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怀同一份善意,表达对中国的支持。“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如何让人不热泪盈眶?又如战火烽烟中的白衣天使和维和战士,何人不是满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大爱,携手世界。兼爱有润滑的力量,在这现实和私利的世界里融不和谐的音符为和声,助历史洪流滚滚向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温良的品格,兼爱和共济早已融进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忆往昔峥嵘岁月,人民志愿军远渡鸭绿江,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牺牲换取长久的和平;看今朝,新冠疫情席卷世界,中国群策群力开辟一片净土的同时,不忘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分享抗疫经验,输出疫苗,助世界共度难关。冬奥会上,中国作为东道主,积极融入世界,提出“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中国式集体主义早早便从小农经济和“家天下”萌芽,历经发展,日渐成熟。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是中国的创新,其精神内核正是兼爱。
让我们以兼容胸怀拥抱世界,一起向未来,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