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为戟,不负韶华

三年级 议论文 916字
2021-02-24 12:45:37

以理想为戟,坚人生之志。勇敢前行,不负韶华。

——题记

“理想”一词,素来如暗夜星火,荒漠清洲,承载着人们的无限期盼。而在物欲横流,略显功利求成的今日,这一词语却好似暗淡了光芒,成了“不切实际”的代名词。

以676的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南农家女孩钟芳蓉在2020年夏天火上热搜,随之而来的却并不是大肆赞扬羡艳,反而混杂着不少可惜与质疑声,认为其只顾理想,不顾这个冷门专业背后几近堪忧的“钱途”。

难道理想真的一文不值,一无是处吗?

非也。

若无对理想的坚持,又怎会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有那丛幽香了千年的野菊?若无对理想的坚持,又怎会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太白,有那缕氤氲了千年的酒香?若无对理想的坚守,又怎会有钟扬十几年援藏的滴滴心血?怎会有樊锦诗几十年敦煌的片片赤诚?

纵观古今,放眼中外,正是有无数人以理想为戟,方刺破黑暗,坚定人生志向,创造无数辉煌伟绩。

理想为戟,意味着拨开迷雾,找寻方向,不负韶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瓦拉赫少年时先习文学,无所成就后又遂父母之意修学油画,依然因天资不佳而无所成就。最终重拾个人理想,找到了人生方向,在化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艘船如果没有目标,那么从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生活亦是如此,若无理想加持,人生便没有了方向与目标,迷茫不已,踌躇难行。

理想为戟,意味着划透平庸,找寻诗意,不负韶华。在近些年快节奏短视频的热潮中,快递小哥雷海为是一朵“不一样的烟火”。日常工作之余,他凭借着对诗词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挤出碎片化时间阅读、背诵,一举夺得诗词大会的冠军。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除却那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魅力,理想也为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正是这种以理想为戟的勇气,让他走出了生活的庸碌,拥抱无尽的诗意。

理想为戟,意味着克服艰苦,摒弃冷眼,但在破浪前行的路上,我们从不是孤身一人。钟芳蓉事件一出,全国各地的考古组织、专家们纷纷寄来精美的考古工具与真挚的鼓励祝福,他们鼓励着这位选择冷门专业的“小学妹”,也鼓励着无数同钟芳蓉一样坚守理想的少年们。因为少年不老,梦死方坠暮年。

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应从钟芳蓉事件中看到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以理想为戟,让星火点燃黑夜,清洲溢满荒漠。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内容十分充实的好文章。文章以题记起笔,先是浅谈“理想”一词,并引用湖南农家女孩钟芳蓉报考北京大学考古系却被人们唱衰的事例,借此发出疑问“难道理想真的一文不值,一无是处吗?”小作者没有留悬念,掷地有声地给出了回答:“非也。”前面这一部分的内容直接摆出了小作者的态度,简洁明了。紧接着,小作者连用四个反问,举了陶渊明、李白、钟扬以及樊诗锦的事例,引人深思。继而明确指出“正是有无数人以理想为戟,方能创造无数辉煌”,然后分三个层次纵论史实。以瓦拉赫的故事说明“理想为戟,意味着拨开迷雾,找寻方向”;以快递小哥雷海为凭借理想夺得诗词大会冠军的事例说明“理想为戟,意味着划透平庸,找寻诗意”;以钟芳蓉收到全国各地考古专家的祝福与鼓励说明“理想为戟,意味着在这条路上,我们从不是孤身一人”。每一个层次都有其深层含义,可见小作者自身很有思想,非常棒!不过有一个小问题就是瓦拉赫的故事没有太表现出小作者想表达的那一个观点,小作者可能需要转换一下表达,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