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动物不喝水,会渴死的。同理,植物不喝水也是会被渴死的。动物有角在这里没有水喝,那就去别的地方。尤其是会飞的鸟,就更不用发愁了。植物既没有脚,也没有翅膀,干旱来临的时候怎么办呢?
其实植物应对干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沙漠中的胡杨树,具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可将根扎进地下十多米,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再比如仙人掌,其身上的刺便是它的叶子,称为“针叶”。这种叶子相对于其他植物肥厚宽大的叶子,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利于其体内水分的保持。
此外,仙人掌在水分充沛的时候,还会疯狂地吸收水分,并将其储藏在体内,以应对干旱时期的缺水问题,最厉害的要数北美洲沙漠中的仙人掌长度可达15到20米,,贮水2000千克以上。
但是要是年降水量很少呢?这样一来,就是想储水也很难。其实也有办法,比如短命菊。这种植物之所以叫这个名,确实是因为寿命非常短,只有几个星期。
短命菊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只要沙漠里降下一点点雨水,短命菊会迅速完成发芽、开花、结果、死去这个周期。实在没办法,谁让短命菊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呢。为了适应环境,只得如此啦!短命菊生活的地方,好歹还能下点雨,要是一直不下雨呢?
这就要说到大名鼎鼎的卷柏,卷柏还有一个听起来很厉害的名字,叫“九死还魂草”。按照这个名字的说法,死上九回还能活。其实,这是古人们不了解卷柏的生活习性导致的误解。
卷柏既没有胡杨树那样发达的根系,也没有仙人掌那样的针叶和储水能力,更没有短命菊那样短的生命周期。那他是在干旱环境中活下来的呢?说起来很简单,他会“走”。遇到干旱时节,卷柏的根会自行与土壤分离,叶子与枝条也变干变硬,缩成一团。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风来。因为卷柏已经把自己团成了球形,只要风一吹,它们便随风而动,遇水后根会自动扎进土里,重新生长。
看这就是不同植物抗旱的方式,真是各有千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