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三年级 议论文 562字
2020-09-07 16:22:30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两句话所讲述的都是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古人十分重视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

在我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邻里友善的美德故事不胜枚举,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就是“六尺巷”了。话说清朝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叶侍郎同为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一日两家,因起房造屋而争地皮。相持不下。张夫人遂修书北京,以求宰相涉之,然“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见识不凡,看罢,遂反书其妻:“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夫人看罢,豁然开朗,遂退墙三尺。叶家人见状,心中愧意,亦退墙三尺,遂得名“六尺巷”。

如今,“六尺巷”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邻里关系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水泥森林”鳞次栉比地矗立于地表之上,人们千篇一律地分布于各个楼层,多为两户一对,于是邻居多了个称呼——“对门”。“水泥森林”虽然整齐,但缺失了一种自由亲近的感觉。如今邻居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步,一般不过三米,但彼此的心相比古时好像疏远了些。高大结实的防盗门,阻隔了邻里之间的交往,邻里之间没有交往,少有交流,平时只有在楼道里遇到时“回来啦”、“吃完饭了”诸如此类的问候,相比古代和现在的农村,确实少了一种亲密和谐的邻里关系。有时我还经常见到邻居吵架,常常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不得不搬出上文的一句话,“让他三尺又何妨”。

没错,现在社会是进步了,科技发达,人们也逐渐富裕起来了,然而,人们的邻里关系却逐渐疏远,甚至恶化,着实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