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让我重新抬起了头

三年级 叙事 1759字
2024-02-15 14:30:00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家。和那些同龄的孩子比一比,我似乎更难。这么多年来,是书,让我有了生活的勇气;是书,让我重新抬起了头。

命运对我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没有过程,只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结果。

在我13岁那年,继父迫于生计到洛阳搞建筑,没想到从楼上摔下来,悄无声息地走了。这时,我的大哥上高三,二哥上高一,而我才上小学五年级。饱经沧桑的母亲一夜之间老了许多。母亲的眼泪沉沉地落下来,重重地砸在我幼小的心上。虽然这样,命运却并没有放过我们苦难的一家。数理化成绩一向很好的大哥没有熬过高三,却闹成了难治的精神分裂症,母亲快急疯了。母亲不惜倾家荡产,领着大哥先后到信阳、南阳去治病,但终于没有治好。眼看着往日优秀的大哥如今变得神经兮兮,我不知流了多少泪。然而这台戏并没有唱完,命运又跟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我也因从小生病打青霉素、链霉素过多,再加上经常重感冒,而导致了神经性耳聋。虽然我的成绩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在生活中,一些人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原谅我的耳朵。我遭到多少人的歧视、嘲笑与误会,它不止一次地让我不寒而栗。

这一系列的打击过于残忍。一段时间里,我的精神几乎崩溃了,泪水对于我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我知道家中已无钱再给我治病,我只有忍受。我感到生活没有意思,几次想一死了之,但我终究没有这样做。是书,把我从人生的低谷中解救出来;是书,给了我生活的阳光。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爱上了语文这门课程。上了初中,我强烈地喜欢上了文学,而对于我们家来说,拿钱去买书看,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我可以向老师、同学们借。我从书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在小学,我喜欢看《雷锋的故事》、《黄继光的故事》、《格林童话》;上了中学,我始终没有忘记老师给我讲起的张海迪大姐姐。

一天下晚自习,别的同学早已走了,我一个人还在点着蜡烛学习。不知为什么,我做着题时,又想起了我的家人,我不禁伤心地哭起来。突然,门开了,一束耀眼的手电光刺向我。我抬起满是泪痕的脸一看,原来是教我们语文的张老师。对于我们家的情况,她显然已经知道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从怀中拿出一本书递给我,她说:“别哭了,这本书送给你吧,对你是十分有益的。”借着手电光,我发现这是一本装订得十分精美的新书。我想说声“谢谢”,可我那不争气的眼泪早已涌出,说不清是感激还是伤心。

回到寝室,同学们早已睡了。我找出手电,借着电光,我看清了这是一本崭新的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我如饥似渴地连夜读起了这本书。

从书中我知道,这位不幸的大姐姐从小就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小小的年纪就动了四次手术,但她从没有放弃人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她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全凭自学,而成了人们心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保尔。

“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视做真正的幸福,即使被痛苦的磨盘碾碎躯壳,我还会留一个灵魂闪闪发光。”读到这一句话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说得多好啊!她的话如一股强大的力量渗透我的全身。我忽然觉得心中的痛苦慢慢消去,我不禁惭愧内疚起来。和她比一比,我只是耳朵丧失了一部分听力,而我还有健全的四肢,我可以站起来,自由自在地行

走。而张海迪大姐姐呢?她终身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但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半点信心。书中的她是一位性格开朗、大方、热爱音乐与运动的大姐姐,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情怀。她这样看待世界:“世界开满绚丽的花,飞起了快乐的鸟。”她说:“只要我的心在跳动,我就要努力学习和工作。”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在翻译和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为了真正的强者。

可以想像,她需要多么强的毅力,多么积极的乐观精神以及多么宽广的胸怀,才能做到这一切呀!在敬佩仰慕她的同时,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不向困难低头。

从此以后,我调整自己,重新开始了我的一切。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变了,变得像小学的我了。我变得有勇气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我变得别人在我眼中已看不见眼泪和忧伤,更多的是坚定和成熟。我有勇气向别人说“我耳朵有毛病,请大声说话”;我有勇气星期天在大街上叫卖冰棍;我有勇气向别人借钱,送大哥去治病。我要证明,相信命运是愚蠢的;我要证明,穿着破烂衣服的我照样能走上领奖台;我要证明,自己并不是生活的弱者,而是一个强者。现在我拥有的一切,都是缘于书。是书让我重新抬起了头,我终生都会感激它!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