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些不起眼的角落,然而,就是这些角落,却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人不尽的力量。
记得那天,我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独自阅读,独自品味着书中的酸甜苦辣。这时,一束光射进我的眼眸,抬头望去,发现窗外,一颗微小的嫩芽正在顽强地破土而出。嫩绿的芽儿,轻轻地钻出了土壤,显得那样弱小,却又那样坚强。嫩芽伸出细小的身子,慢慢地舒展开来,随风摇曳。这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孩子,我们出去走走吧。”我回过头,原来是班主任。我停下手中的笔,随他走出了教室。
走出教室,我才发现,校园里的那棵老树已经抽出了嫩芽。虽然还没有完全绽开,但那嫩绿的芽儿却显得那么柔弱。可是,即使这样,它还是从老树上探出了头。此时,我突然想起了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想到了那句“化作春泥更护花”,不禁想起了龚自珍,他本是一位官场失意的诗人,但是,即使他再失意,却仍心系国家,心系人民。而那颗嫩芽,却又是如此的柔弱,却又是如此的坚强,正如龚自珍所说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站在树下,我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心中仿佛也开出了一朵花。这力量,这精神,就在那个角落,就在那棵老树上,就在那颗嫩芽上。
于是,我又回到了教室,坐在那个角落,开始学习。这时,又一束光照进我的眼眸,原来是窗外的那棵老树。我向那棵老树望去,却发现那棵老树上竟又多了一颗嫩芽。这颗嫩芽,和上一颗嫩芽一样,是那样的柔弱,那样的坚强。
我明白了,就是这个角落,就是这棵老树,就是这颗嫩芽,就是这颗嫩芽带给我的力量。在那个角落,我找到了奋斗的力量,找到了那颗嫩芽的精神,它,在那棵老树上,散发着属于它自己的力量,也散发着属于它的光芒。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文笔流畅,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细腻。作者借物喻人,借这篇状物散文表达了自己炙热的情感。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