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血的残阳被暮色吞噬,一钩月挂在深蓝的夜空中,星星点点的繁星闪烁着。一缕微弱的灯光从屋里透出来,从窗户向里望去,只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坐在窗前,轻抚着琵琶。那悠扬的琵琶声像水一样缓缓流淌出来,又如风一般,缓缓吹过。微弱的月光照在琵琶上,如同照在心上。
“你又在看姥姥弹琵琶啊,姥姥的琵琶声真好听。”那时的我年幼无知,坐在姥姥身旁,问她弹琵琶的缘由。她笑着摸了摸我的头,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说道:“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琵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后来,我决定攒钱买琵琶,于是天天省吃俭用,但没过多久,你就出生了,为了照顾你,我只好放弃了。再后来,我再也没有机会了。”说完,姥姥擦了擦眼泪,笑着对我说:“现在好了,你长大了,我也有了时间,可以学习琵琶了。”
姥姥一向认真,学琵琶也不例外。她坐在窗前,专心致志地弹着琵琶。窗外,树影婆娑,月光洒在地上,微风拂过,吹起她的银发。风中夹杂着琵琶声,宛如风铃,又像月光下的精灵,向远方奔去。她眼中含笑,脸上的皱纹也似乎消失了。我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也随着琵琶声,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那晚的月光是那么明亮,姥姥的笑脸是那么慈祥。
那天,我正要去上舞蹈课,突然接到姥姥去世的消息。我慌忙跑去,姥姥已经躺在床上,脸上的皱纹已经消失,脸色苍白。她抬起手,向我招了招,示意我过去。我连忙走过去,她用沙哑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完课回来后,一定要去窗前,那里有你想要的东西。”我含泪点点头,然后她缓缓闭上了眼睛。我哭着跑出了门。
晚上,我练完舞蹈回到家,看见窗前放着一把琵琶,我愣了一下,才想起姥姥的话。我坐在窗前,轻抚着琵琶,又想起了姥姥的笑容,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按着姥姥教我的曲子,弹奏着琵琶。月光下,琵琶声如水般缓缓流淌,又如风一般,缓缓吹过。
月光下,我弹着琵琶,仿佛又看见姥姥坐在窗前,认真地弹着琵琶。
教师点评:阅读这篇文章,扑面而来的便是小作者对“姥姥”那浓郁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文章开篇就由记忆中的画面崭露出自己对于“姥姥弹琵琶”这一画面的深刻怀念,然后逐步展开“姥姥”与琵琶之间的故事,主题鲜明,条理清晰,既展现了琵琶所蕴藏的意义,更让人感受到了小作者寄托在字里行间的思念与怅惘,文章独特的选材主题和别样的情感韵味令人着迷不已,也令人印象深刻。可惜的是,虽情意绵绵,内容却有所欠缺,结尾部分缺乏推敲,譬如:如何理解“我想要的东西”?接到“姥姥”去世的消息却又与“姥姥”对话?“姥姥”去世还能练完舞蹈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