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遇见金鱼巷

三年级 叙事 1039字
2023-12-01 23:54:21

金鱼巷,一听到“金鱼”二字,你肯定会说:“金鱼巷是不是卖金鱼的巷子啊。”恭喜你,答错了!其实金鱼巷这个名字,也有一段古老的故事,下面且听我细细道来。

沿着闹市直走,街角左拐,便来到了一条弥漫着浓厚的闽南气息的巷弄——金鱼巷。一进金鱼巷,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经过岁月洗礼的古厝,古厝身披胭脂砖,因此又叫“红砖厝”。一堵堵胭脂砖砌成砖柱,加上封珀砖的铺陈,层层叠叠的干砌砖工艺十分精美。门房上、窗棂上雕梁画栋、镌花刻鸟,户对、斗拱、额枋等富有闽南特色的古建筑木雕,唤醒了不少人对闽南古厝的记忆。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可以发现青石板上刻了金鱼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小巷文化,我问母亲,这是不是就是金鱼巷名的由来,母亲摇摇头。在母亲的述说下,我才得知,原来,金鱼巷在宋代时被称作谢衙,福建转运使谢仲规曾在此建宅。年久宅废,他的后裔在原地建造祠堂,造了一块匾,上书“金鱼世第”。按照唐朝官员佩戴鱼袋的传统,谢仲规是福建转运使,官至三品,配有金鱼袋。他的后代也均是高官,佩戴金鱼袋,所以谢衙就被称作了“金鱼巷”。

清晨,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金鱼巷。走进金鱼巷,一阵阵吆喝声,随风传入了我的耳朵里,这是在干嘛呢?哦!原来是街边的小贩在叫卖……渐渐地,红砖古厝,整个金鱼巷都沉浸在早晨的阳光里。“唰唰唰”工作人员正在卖力地打扫着街,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金鱼巷,迎接客人们的到来。

中午,烈日当空,金鱼巷好似一串羊肉在阳光强烈的照射下快被烤焦了。来到天桥,道路两旁的知了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池塘里的青蛙都躲进水里避暑去了,人们都撑起一把把漂亮的小花伞,而小狗也吐着舌头,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仿佛在抗议着天气的炎热。

晚上,金鱼巷便开始沸腾起来了,街边的红灯笼洒着金光,把“金鱼巷”染成金色,人们挨挨挤挤,商店门都开了,远处飘来一阵阵香味:菜头酸,蒜蓉枝……恍惚间,一阵熟悉的旋律萦绕耳畔。原来,是有人在街头唱“南音”,有手抱琵琶的白衣女子、有手执洞箫的汉服先生,还有拉着二胡的老者,驻足细听,萧咬弦,弦入萧,琵琶声声漫漫,袅袅缠绕,丝丝入扣,顿时宛若梦回千年。一天的游玩,我领略到了“活泼可爱”的金鱼巷,欣赏了它清晨、中午、夜晚的美丽景色。在石板上、井盖上、栏杆上……随处可见的金鱼图案,令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泉州这座古城的文化氛围,它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印记。

今天让我对金鱼巷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泉州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它。或许我们在某个时刻曾在巷子里擦肩而过。金鱼巷,你们也体会到它的美了吗?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情感真切。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