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一—中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甜甜的口感是孩子们的尤爱,独特别致的造型无一不叫需着那专属于糖国的一份独特魅力,今日,我随着团队的脚步,去追寻童年的记忆。
一块木质简易沼牌,一箱糖浆、一把大铁勺、一块白瓷砖、一沓木签足以支撑起一家糖回铺。再往里走,几张小木桌上已整齐摆好提前为我们准备的工具。在听完师傅的讲解后,袖子一撸,头发一甩,便开启了一场未知的糖画之旅。
我一手撑桌,一手握铁勺,舀了一勺糖液,按照选定好的图案是糖浆缓缓淌下,每一步紧按老师教诲,却略显生硬,“先画龙头,再画龙身…我默念着,很快便来到眼难的一部分,首位相接。额头沁出几颗汗珠,手不住地颤抖,线条也止不住地弯曲,糖液却仍控制不住的往下流,我顿时手忙脚乱,第一次做糖画,失败了。
心中止不住的懊恼,手有一下没一下敲打着桌子,这时,一阵声音从心里幽幽传出:失败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人会第一次接触新事物就会成功,相信自己,来,再试一次!这番话触动到我的内心深处,极力抑制住内心的失落,深吸一口气,准备重新来过。
扎好马步,一手背背后,一手握铁勺,轻轻舀一勺糖浆,不多不少,总结上一轮的经验,在做之前轻抖了两下,如瀑布般的糖液顿时变成满涓细流徐徐流下,一丝不苟地描绘着龙头,仔细地勾勒龙身上的每一个龙鳞,行云流水中多了份认真,多了份庄重,再次来到那个地方,我调整好呼吸,用尽全力稳住双手,控制好速度,惋惋一移,缓缓一勾,成功了!我喜色难掩,趁热乎赶紧印上一根竹签,用铁板小心一挂,一只活灵活现的龙呈现在了我眼前,夕阳打在上面,使它多了份晶莹,多了份剔透。
以勺为笔,以糖为墨,以心之做,咬一口,糖的香甜充满整个口腔,经过这一次,我明白自己已不是之前那个退到困难就放弃的孩子了,不知是在回味糖的原汁原味,还是制作的艰辛,糖很快便填满了我的胃,但糖的甜,过程的难,将永远烙在我的心中,不忍被其他所代替。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文笔优美,情感真切。作者依照了合理的顺序对事物做了描写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