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无一寸闲,居无一物非农”,在姥姥家,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日子过得紧而有序。在这不紧不慢的农村生活里,我体验到了一种朴素的、平淡的、真实的幸福。
春天,姥姥的院子里充满了生机。菜园里,嫩绿的韭菜、水灵灵的小白菜、长势喜人的空心菜、长长的豇豆、挂满藤蔓的丝瓜、扁圆的南瓜、青翠的辣椒、硕大的冬瓜……每一个都让人爱不释手。田野里,一望无际的麦田,绿得耀眼,微风拂过,荡起层层绿波。小河边,碧波荡漾,杨柳依依,一片绿意盎然。
夏天,姥姥的院子里又换上了一副新景象。茄子、黄瓜、豆角、丝瓜、辣椒、南瓜、冬瓜……应有尽有,姥姥精心侍弄的菜园,翠色欲滴,生机勃勃。
但姥姥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她种的酸笋。酸笋,又名黄笋,是一种以竹子为原料制作的风味食品。竹子是极富弹性和韧性的植物,制作酸笋的过程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
每年清明节前后,姥姥就去山上挑选上好的春笋,把春笋的根部削去,再把笋尖切去,将笋切成一节一节的,用清水浸泡着。选定一个大盆,把笋放进去,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泡上两三天,把笋里的苦水泡出来。接着,将泡好的笋,放入坛子里,用泥封口,放在阴凉处,等上半个月,就可开坛食用了。姥姥说,这种泡酸笋的方法,是她奶奶传下来的,酸笋越久越好吃,越久越酸。
姥姥的酸笋,是正宗的土特产,是纯天然的,不含任何添加剂。姥姥的酸笋味道好,是姥姥用勤劳的双手种出来的。
姥姥的酸笋,是那么脆,那么嫩,那么甜,吃起来,酸酸甜甜,味道鲜美。姥姥的酸笋,在夏天吃,可以消暑解渴,在冬天吃,可以增加食欲,让人浑身暖和。
如今,姥姥已经不在了,但她种的酸笋,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姥姥的酸笋,是童年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我永远忘不了的味道。
姥姥,谢谢您!您教会了我爱劳动,爱生活,爱自己,爱家乡。您种的酸笋,也种在我的心里,陪我一起成长。
姥姥,您在天堂,还好吗?
教师点评:此文从真实生活中选材,写出了小作者的真情实感。全文没有刻意煽情,也毫不矫揉造作,只是通过平白流畅地简要叙事,写出了“姥姥的酸笋”对“我”的意义——是酸酸甜甜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姥姥”爱的味道,让人读后颇有感触,从而产生心灵共鸣。比起那些文采飞扬但内容空洞的作文,本文胜在质朴、充实和真挚,自有一番天然去雕饰的美。需要注意的是“酸笋”才是文章的叙述重点,但文章直到第四段才出现“酸笋”,详略安排不是特别合理。同时,也需要在对与酸笋,与姥姥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丰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