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岁月流逝,光阴漫长,我依旧能清晰的忆起彼时黄昏,古筝琴声的婉转空灵,小提琴弦上的松香弥漫。夕阳之下,我终于跟自己和解了。
我学习古筝已有多年,自从接触了这种乐器,便觉其二十一根琴弦仿佛能穿越千年。透过乐声,我似乎能看见古人于花前月下吟诗作对,听见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他们的悲欢离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式西洋乐器如潮水般涌入市场备受人们青睐,而古筝一类的传统乐器似乎渐渐隐去了身形。我不禁担心起传统乐器的未来,也难免对西洋乐器心生埋怨;西洋乐器不注重情感的抒发,且缺少深厚的底蕴,实在无趣至极。
一日黄昏与平常,无意我端坐在古筝前,用胶布缠绕着指尖,突然一阵绵长的月声,从窗外的草坪上传来是小提琴的声音。
我的心中不由得涌出一阵烦躁,真是“糟蹋”了这首乐曲,我起身推开窗户,看见了那个以拉小提琴为生的流浪艺人。
听见动静那个流浪艺人抬起头来,好脾气的冲我笑笑,而后他微闭着双眼记叙着自己的演奏。
不知为何,原本烦躁的心,在乐声中渐渐平静了下来。
流浪艺人左手按弦,右手持弓,琴弦在他的手中战术着,一把就小提琴,在暮色中低吟浅唱,风声合着琴声在琴弦上萦绕,袅袅乐音升腾,弥漫在夕阳下,我深吸一口气,空气似乎夹杂着淡淡的松香味道,他用的大概是廉价的松香,但此时这种味道却成了质朴、热爱与纯粹的象征。
我将目光收回望着眼前的古筝,思索片刻,静静的坐了下来,我寻着小提琴的乐声,轻轻拨动古筝的弦,轻柔的旋律从我的指尖缓缓流出和小提琴的声音逐渐交织起来,让这个黄昏静默于和谐的乐音中。
我豁然开朗,西洋乐器与传统乐器从来不曾对立,因为他们生来就属于同一个世界,有着同样的目的,那就是以乐声慰藉与鼓舞人心。
播完最后一个和弦,我如释负重般松了口气,我跟自己和解了,曾经的那些偏见是我为自己筑起的高墙阻挡了我望向世界的目光,只有怀着包容的心态推倒内心的难度,高强才能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那个黄昏那动听的乐声教会我丢到偏见,跟自己和解,以博爱与宽容的心热爱世界。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