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四季流转,并不止于诗和远方,亦或是春日的一抹光,一缕炊烟。
——题记
陆游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秦观言:“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苏轼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李白叹:“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天拥有无限生机,就让我们在此次研学中寻找春日的第一缕光辉吧!
“叽叽喳喳”,坐在大巴上仰望苍穹,蔚蓝色的天空中夹杂着几朵软绵绵的云朵妹妹,在肆意飞翔。放眼望去,大海与天相接,海面波光粼粼,倒映着青山、天空、黛瓦白墙,令人好生喜爱。
叮咚!第一站——新四军纪念碑。一个偌大的丰碑立于山上,这是为了纪念那些不惧生死,凛然正气的英雄,有着抛头颅洒热血的气杰的无名英雄,听后令人感触颇深。我们的美好生活从何而来?正是用他们的鲜血所铸成的。
叮咚!第二站——烧野米饭。我们要步行至烧饭处,背上行囊,哼着小调,享受生活。山路虽不泥泞,可仍旧很累。走在山坡处暖阳打在脸颊上,吮吸着大自然的清香,油菜花田、桃花树下、迎春花下,花香阵阵,甜进心坎里去,都露出灿烂而甜美的笑容。
“啊!好累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同学们皱紧眉头,嘴角下垂,步伐渐渐减慢。但见其他班的同学鼓足勇气,迈开步子,奋力向前冲,我们班见状,也不甘落后,手牵手,互背包,互帮互助,共同上山。走到最后,豆大的汗珠在头发丝上跳跃,脸晒得通红,脚上像被灌了铅,抬不动。嘴里嘟囔着“好累啊,吃个饭真不容易!”正当筋疲力尽时,老师笑着说:“快了!马上就要到达终点了!”这句话宛如暖流,让我们充满激情。奔跑着,奔跑着,来到了终点。
放下书包,撸起袖子,准备烧野米饭。将放在竹篮里的菜齐刷刷地倒入锅内,有绿得发亮的蚕豆,黄得通透的玉米粒,香气十足的腊肠等交杂在一起,在油中翻滚,宛如潮水翻涌,接着倒入白似玉的大米,加入水,盖上盖子煮。一个用石头搭起的简易土灶,却装载着我满满的回忆。袅袅炊烟顺着风儿飘入天空,灰白色弥漫于空中,经久不散。这让我回想起昔日,依稀记得我手拿酥脆的锅巴在炊烟下,挽着奶奶的手,追寻幸福。如今,只能将它们拼凑起来,在岁月中消逝……
转瞬间,饭好了。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烟雾喷涌而出,香气四溢,我咽着口水,迫不及待地想来上一碗。五彩的野米饭散发出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是美食,是传统。吃上一口,香味充斥于口中,轻轻咀嚼,蔬菜的清甜与腊肉的咸香混合着大米的甘甜,在口中绚丽绽放,经过咽喉,流过食道,在胃中休憩,沉淀于心底。呷一口清茶,让我回味无穷。渐渐地,铁锅中的饭已见底。
叮咚!第三站——秦山核电站。走进馆内,科技的力量,令我为之震撼。同学们欢呼雀跃,挥舞着双手,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睛眯成了两个动人的小月亮。走进“核谐家园”,在庞大的幕布上,绚丽的彩条在肆意舞动,一次次见证着海盐的辉煌进程,乃至全世界的灿烂之路。
诚然,于此次旅途中,追溯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兴盛,国家的富强,愈挫愈勇的精神。吾侪应追寻春日的第一抹光,在市井长巷中寻烟火气,复兴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