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抚身后的书架,虽然每年都在更新和舍弃,但仍然满得要溢出来。在众多书籍中。最让我爱不释手的、百看不厌的便是那本《西游记》,它陪我走过了稚气的童年、求知的童年,也将陪我走向更远的将来。
三四岁时,我话还说不周全,努力托起一本《漫画西游》,咿咿呀呀地翻着,惊讶于那花花绿绿的图片,拍着猪八戒的大肚皮发笑,羡慕地看着孙悟空那金光闪闪的金箍棒,在自己的小床上学着孙悟空翻筋斗,一遍一遍。即使满头大汗也不知所倦。我还拉着妈妈的手让她一遍一遍的给我讲里面的故事,西游记对于幼年的我,是一扇打开神奇世界的大门。
当我把字认得七七八八的时候,我得到了一本带着拼音的《西游记》。我用力把它放到桌上,一页页地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管他三七二十一,就读它的偏旁。我囫囵吞枣地读着,贪恋于斩魔除妖、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情节,什么“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同时我也有很多疑惑:为什么唐僧并没有高强的本领却能成为大伙的师傅?为什么孙悟空明明会腾云驾雾,一个筋斗云可以翻十万八千里却还要历尽磨难地西行?
到了高年级,我又一次翻开了大字版的《西游记》。这一次,我看到了过程的辛酸,结局的完美。我看到孙悟空从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戴上紧箍咒,不知被咒了多少次,终于有了佛性,成为那“斗战胜佛”;我看到猪八戒从好吃懒做,动不动就要放弃,在磨难中也终于学会了坚持;我看到沙僧从一个流沙河荒蛮的妖怪开始,负上担子,挑上使命,勤恳踏实,坚贞不屈,我更看到了唐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定信仰。
西游记的主人公身上好像有每一个你我,也许是少年轻狂不知轻重,也许有贪、嗔、痴、慢总总不足,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之旅,一步一佛、一步一魔,只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步步生莲,修成正果。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神魔小说,更是一部永恒的经典,我想,我们很难写上这本书的适读年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每读一次,都会受到点醒和教化,即便读过上百次,再读,还是会怀着一颗庄重、虔诚之心,重新审视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