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之行

三年级 叙事 1112字
2023-10-15 17:56:20

滁州有好几个军营,在市中心与城南的交界处就有一处军营。当地人更喜欢称它为“南营房”。因为国家安全的问题,军营内部与外界的信息较为闭塞。我能有幸去一睹军中风采,心中真是又欣喜又激动。

去“南营房”是由年级组织的,学校与军营的距离约有四公里,年级主任决定让我们步行过去。当时每个班都配备了一个红色的班旗,十四个班,十四个班旗,齐刷刷的排成两路纵队,向“南营房”“进军”。当时是下午,太阳斜照着我们的队伍,旗子显得特别耀眼。这是我们自己的“长征”啊!

在南营房驻扎的部队是“济南第一团”,就是235旅。这是一个混编旅,他们有步兵、工兵和装甲兵。南营房被一条马路隔开,我们先去的是东区。东区有两个广场,一个是锦旗展览广场,另一个是军史长廊。锦旗展览广场里的锦旗,是由军区颁发给他们的60面锦旗。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在渡江战役后获得的“渡江第一船”锦旗。因为由他们235旅指挥的一只船最先到达了江对岸,并在作战中勇往直前,对渡江战役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另一个广场中,立着一面高墙。以红为底色,上面赫然写着“济南第一团”。每个班都在那里合影留念,原本嘻嘻哈哈的同学们在这时却无比严肃,以表达对这支战斗劲旅的崇高敬意。

继续向里走,便是旅史馆了,旅史馆对于整个旅的形成、编制和转战路程有着更详细的介绍,它由中国南部的一支游击队,逐渐发展壮大到今天的旅都由这座小小的旅史馆所见证着。详细的图文介绍,配以留下的史证材料让每个人都不禁感叹,伟大的事物和人就在自己的身边。

东区在南营房中主要以军政为主,西区则是以训练为主。而且,主要的装甲作战车辆都集中在西区,这便让我们更加激动了。

西区有一片大的空地,上面停放了许多装甲作战车辆。为了防止卫星拍照,军营将它盖上了迷彩布。但长长的炮管,庞大的身躯即使是隔着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威严。当然,再往里走,有装甲车停泊区。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架桥装甲车,运兵装甲车和通讯装甲车。我看着他们,他们就像一把把藏在鞘里的剑,在国家遇到危险时勇敢地摧毁敌人。停泊区之间也是有空地的,空地上有一些报废的车辆。在引导军官的指引下,我们全班登上了一辆报废装甲车。装甲车的护甲完全不同于铁皮,用手扣击装甲就如同砸在地面一样坚实。在部分同学的帮助下,我还坐进了装甲车内部。它的内部空间狭小,但视野却非常清晰。坐在其中,我仿佛觉得自己成为了一名主炮手。即使从中离开,我的心中还是有些留恋,但已是离开的时候了

离开的时候,夕阳红了半边天,它分外的温和。训练场上还有一些辛苦训练的士兵,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如同铁铸的一般。我想,他们不光有钢铁一般的坚毅的外表,也有一颗如太阳一般热血的内心。我看着他们,又看了看举着班旗的自己,心中终于明白了什么。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思路流畅,取材真实。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