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日,宁静而又绵长。我漫步于宁静的街道中,无意瞥见一间瓦舍,瓦舍旁有一个竖立的招牌,招牌上赫赫写着“老地方馄饨”,这间瓦舍与繁华的街道显得格格不入,而我的思绪被拉回从前……一一题记
“陈奶奶,来一碗小馄饨。”我站在瓦舍门外,阵阵寒风袭来,像刀子似的往我脸上刮。因为冷的缘故,我不停的哈着气,揉搓着手。“是小黎啊,外边多冷啊,来,进来坐。馄饨老样子吧?加葱,少汤。”陈奶奶笑盈盈、目光和蔼的望着站在门外的我。“是的,陈奶奶。”我边说边往瓦舍内走去。刚入瓦舍,便感觉暖气包围了我,直达心底,阵阵诱人的香气袭入鼻尖,用十里飘香这个词形容也不为过。
“陈奶奶,您生意这么好,为什么坚决守着这家瓦舍,不换个地方做呢?”我将埋藏在心底、困惑已久的问题说了出来。“小黎啊,这家瓦舍承载了我许多的回忆,这家店是我爹娘传下来给我的…后来我娘过世了,我爹也跟着去了,他们临终前让我照顾好这家瓦舍,这也是我坚决不换地儿、不装修的原因了…唉…”陈奶奶叹了口气。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陈奶奶系着围裙,笑盈盈地端来一碗馄饨。馄饨刚放到桌上,我便用手捧着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慢点吃,不急,别噎着。啊。”陈奶奶用手拍着我的背给我顺气。馄饨的味道还是和之前的一样,刚入口有淡淡的香味儿,然后就是有些辣味儿,那感觉很像那味儿在我的舌尖上跳舞。寒冷的冬日配上陈奶奶做的馄饨,堪称一绝。
不过后来因为学业原因,我很少出门,也很少来这间瓦舍了。
时隔两年,我与母亲路过这家瓦舍,还是老样子什么都没变,可瓦舍里的陈奶奶呢?母亲似是瞧出了我的心思,便带我进去吃一碗馄饨。我坐在椅子上东张西望,似是在寻找某个熟悉的身影。寻找无果后,我便去问在为我们包馄饨的那个阿姨。阿姨说,陈奶奶四个月前便走了,陈奶奶让她来打理这家瓦舍。我的心情跌落谷底。
陈阿姨捧着馄饨,端放在了我们的桌上。母亲吃了一口评价:比之前做的好吃多了。而我却摇了摇头,我认为陈奶奶做的馄饨,在我心中的位置无可代替。
陈奶奶做的那碗馄饨,在我的心中的位置无可代替,亦温暖了我整个童年。一一后记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情感饱满。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