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似水,清洗繁世的纷杂,露出心灵的一方纯净。亲情似火,融化人生路上的冬雪,使我走的每一步都含曙光的暖。亲情如一首诗歌,没有任何修饰,总能把悲怆岁月描绘到一种新的意境。亲情如世间美的一切,有雨的温情,有风的轻柔,有石的坚毅。它舔舐着我心中碎了一地的伤口,那片宁静、闪着碎光的地……
仲夏渐渐褪尽了原本的燥热。秋,如一瓶橘黄的颜料瓶被打翻了,撒了一地的金。望着,望着仿佛又回到了往年的那个深秋,心中深深藏匿着的那个秋……
自幼起,我便一直待在老家,很少进城,外公外婆便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他们没有接受过极高的教育,所以他们从来就没辅导过我的作业。也因此,谈及作业,我就与他们有着结不完的怨。我十分羡慕别人父母陪孩子坐在桌前挑灯夜读,从来都如此,也曾因为这个,我与他们又有了一层打不碎的隔阂。那层捅不破的玻璃纸一直在,在我记忆深处静默着。真情能溶万物,说捅不破是假的,再硬的玻璃也禁不住岁月的摧残与风霜。
记忆如幻灯片似的倒回到那个周一。刚考完试的我心情烦闷,又恰逢雨天,心里更是压抑。正愁满脑子怒气没处发泄,我的外婆便向我抛了个橄榄枝,我找到了发泄的源点。
原来的我本就对外婆不怎么满意,她阴晴不定的心情令我从小就害怕。而且最大的特点就是她那针锋相对的语气,平时经常骂我,所以我对她的好感日益减少。除此之外,她平时帮我或者刚做完家务时,总是对着我或是自言自语地道着好累呀,好累呀。她平时虽然也很爱我,但听惯了她严厉的语气,时不时听到她对我的关心,便很反感。
那天我的心情真的不太美妙,又恰恰本子用完了,害得我作业没法完成,急得我内心烦躁不安。忐忑地组织着语言明天怎么向老师解释。她进来了,打断了我的思绪,只是默默地看着我,递给我件外套。“天气又凉了,加件衣服吧!”她许久才开口,似乎刚思索完她这句话说得是否合适。我将外套扔给她“不需要!出去!”我压制已久的怒火终于在此刻按耐不住了。“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我不理她“怎么发这么大的脾气?”“怎么了?”她不知疲倦地说着,我仍不理她。她就这样马不停蹄的说了几分钟,我也烦了,便跟她说了我本子用完了,着急赶她出去。她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桌上,离开了。
听着下楼的脚步声,我松了口气,倒在床上,强压心中的怒火。不知过了多久,我睡着了,隐隐听到些悉悉簌簌的声音。我猛然惊醒,桌上赫然出现一个袋子,里面露出一角,约莫可以猜出是一本很厚的什么。我赤着脚下床,向书桌走来,打开袋子里面有着四五个本子。袋子湿漉漉的,里面的本子却一张纸也没湿,我像是想到了什么,顾不上穿鞋便飞奔下楼。果然没错,外婆顶着雨去给我买回来了本子。这里离镇上很远,走路要一个多小时,正好家里唯一的一把伞又被外公撑着去村里了。我庆幸雨不是很大,可外婆全身还是湿了。我不忍看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是我本子买错了吗?别哭啊,我照你桌上那几个买的。”她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我没事,别管我。”我真的很想让她早点闭嘴,我不愿让她看见我哭的样子。
我又跑回了房间,锁上了门,静静靠着门坐下。窗外的雨好像停了,一盆吊兰在窗前迎风招展。我开了窗,风的那只大手抚摸着我的脸颊,似乎在安慰我。窗前的梧桐树也仿佛在向我低语。我心情好多了,我对外婆的看法也从今天开始变得有些微妙了。我不会拒绝她递给我的东西了,认真听她讲故事了。她好像也变了很多,很少吼我了。我理解了亲情,比血浓的亲情。
如今,我离开了她,她陪伴我走完了我的童年。十二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她就如我的影子,甚至比我母亲更了解我。岁月在她脸上,头上,手上都留下了痕迹。我还记得她曾跟我说过:“我不可能陪你一辈子,现在我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了,过一天算一天。我这辈子就盼望着你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我就没有遗憾了。”或许,我与她的缘分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
我回忆起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磕磕绊绊,都仿佛如梦一场。亲情是一朵娇贵的永生花,在你人生漫长的旅途中给你送上温暖与祝福。亲情是一根顶天立地的柱子,为我们在名为学习的路上撑起一片天。对亲情就是如此,没有杂质、没有虚伪,又是那么的近人。这不仅仅是血脉的相通,更多的是刻在骨子里的爱。
故乡又逢黄叶纷飞,漫山遍野的金。外婆是否又会像往年一样坐在门口,看着天。是否会想与她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我?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情感饱满。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小作者把读与感联系紧密,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