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书签

三年级 叙事 1318字
2023-10-02 15:49:14

从我的书桌上随手拿起一本书,总能看到书页中夹着一两张薄薄的书签,其实就是用普通的白纸或粉红色的打印纸裁成的六、七公分宽的纸条,上面没有精美的图案,只有密密麻麻的、极其工整的手写文字和红色蓝色的符号标记。这些特别的书签是姥姥赠与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张都渗透着她对我的谆谆教导……

我从小在姥姥姥爷身边长大,小时候,姥姥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十分随和的,她总爱用湿漉漉的汗手把我高高举起,再揽入怀中亲了又亲,那粗糙的手经常挠得我痒痒的,“咯咯”笑个不停。她总是由着我的性子宠着我,常故作神秘地偷偷地塞给我一些小零食,让我不要告诉姥爷和妈妈。我独享着这些美食,把这当作我们之间最有趣的小秘密,心里甜滋滋的。

岁月的车轮飞转着,我慢慢长大了,姥姥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悄然变化着,她的身上多出了严谨、认真、执着……甚至有时还很古板。

姥姥退休前从事着与文字密切相关的工作,几十年的工作习惯使她成为一个善于学习且极为严谨、认真的人。她看书时总是要在手里握一支笔,要么在书中做标记、写旁注,要么将精彩的文字或感想抄录到笔记本上,她的读书笔记本大大小小排列起来,可以铺满一张大床。一次,我在姥姥家读书,误将“弹精竭虑”中的“竭”读成第一声,姥姥听后察觉不对,便立刻忙活起来,她一会儿对着字典查出处、一会儿埋头奋笔。不一会儿,一张崭新的小书签出现在我的面前:巴掌宽的纸条两面铺满了整整齐齐、方正圆润的行行小字,红三角、黑三角的重点符号标记得清清楚楚,“弹精竭虑”四字格外醒目,注音、出处、词意、近反义词、造句等知识点一项不落。我很不解,现在打开手机上网一查,便什么都有了,完全没必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多耗费时间呀。可姥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可加深印象。而且抄写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比你走马观花地上网浏览要管用得多。你把书签夹在不同的书里,可以随时温习,常看新……”说着,她便拿着书签给我细细讲解起来。我看着她一幅老古董的样子,忍不住在心里发笑。

姥姥经常给我做书签,还老督促我也要学着他做,每次见到我都要抓着我读她的书签。发展到后来,我甚至觉得姥姥的这种老学究作风十分的“孔乙己”,我对这种点滴知识的积累一度感到厌烦。尤其是上初中后课业日渐繁重,对姥姥给我加的“课”感到忍无可忍,甚至到了叛逆而反抗的程度。

不料一次考试,竟真的考到了“弹精竭虑”的拼音和词意,那一瞬间,我觉得十分庆幸。考试后,听到不少同学都在哀叹这个词是个大坑,我得意了几秒钟后,心里突然升起一种感激和敬意,姥姥说得对!

随着这特别的书签日益增多,我在翻看一些书籍时会不知不觉地读一读书签上的内容,写作文时,脑海中经常浮现出姥姥的书签上的诗词名句,并精准运用。慢慢地,我感觉到一直以来被我鄙视和厌弃的,可能是珍贵的遗珠。我终于被姥姥“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改变了,开始意识到了日积月累的重要性,不知不觉中,语文成绩在慢慢攀升,我对文学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现在,在姥姥的影响下,我也开始抄一些小书签了。一次写作业,我遇到了个难懂的词,正想跳过它,又见书中的那密密排着字的书签,上面有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真巧呀!”我心里暗想,随即从抽屉里抽出张裁好的巴掌宽的白纸条。不一会儿,我又多了一张崭新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