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何其短暂,韶华何其可贵,谁也没有资格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唯有以一颗炙热而滚烫的初心去奋斗拼搏,才足以给青春一个交代。每一代人都是如此。
爷爷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老党员了,他把大半辈子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土地。我常听爷爷说起他年轻时候的故事,爷爷似乎总也说不完,说着说着又好像回到了那个贫穷困苦的年代。
那时候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饥饿,爷爷青春时代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双手让自己、家人和村里人都能够吃上饱饭。当然,其他青年也一样。
十五六岁的少年都是充满干劲的,他们的双脚好像在大地上扎了根,把自己完整的交给了田地里的庄稼。烈日炎炎,割麦插秧,滚烫的土地驱不散他们,因为他们有一颗比土地更滚烫的心,那里装着自己、家人和整个时代的饥荒。
匆匆六十载,时至今日,他仍会深情的注视着这片土地,注视着这片淬炼了他整个青春的土地。这片土地下是他深耕的年华,这片土地上站着一个内心依然滚烫又年轻的心,它依然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人。
夕阳西下,雁归林,爷爷倚着田地旁的杨柳,眸中染着星辰的光辉。
出走半生,归来亦如尚未走出的少年。
爷爷从小对我的教育便是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向党靠拢。恰逢盛世,如今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吃穿自不必愁,时代给予了我们这一代人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入团、入党成了我青春心灵中最滚烫的追求。
人记得那天下小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站在学校大厅,身旁的人都站的挺直,我高举右拳,目光从未如此坚定。我们高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一青年团,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胸前的团徽如燃烧着的烈焰,我恍惚间看了鲜红的旗帜,金黄的麦穗,转动的齿轮,我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扎根在这片土地的爷爷,看到了当年扎根在这片土地的那群少年!
是了,唯有写一颗滚烫的心,才不至辜负这滚烫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