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新冠疫情肆虐,一座城市被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口罩开始成为人们抵御病毒不可或缺的武器,一转眼三年过去了,疫情仍在持续,口罩成了我们生活中少不了的物品。
口罩历史悠久,有关它的记载最最始于中国。《礼记》孙毅达疏中记:掩口,恐气触人。"口罩起始于13世纪初的元朝官廷,最开始的用途是为了防止粉尘和空气污染,以丝巾为材料来遮住口鼻。意大利的马克.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写道,“献食
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为统治者献食的仆人用来蒙口鼻的绢布成为口罩的雏形,19世纪末,口罩它是应用于医护领域。1895年,德国病理学家蔡德发现空气能传播病菌,使疾病蔓延,于是开始使用一种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然而,这种口罩佩戴既不方便也不舒适。直到1899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将之改成可以带耳朵上的样式,这才宣告了现代口罩的诞生,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口罩第一次大规模投入使用,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自新冠疫情的流行开始,口罩走进了我们每天的生活日常。口罩有各种防护等级,最常用的是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它分为三层,最外层是防水无纺布,特别是隔绝性强,能够有效阻挡有害物质中间1层是熔喷无纺布,其有效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稀有性使用口罩的隔绝功能进一步加强;最底层是普通无纺布,3层无纺布,使口罩不仅质量轻,适合佩戴,而且功能到位,是疫情期间保护健康少不了的工具。
口罩使用时应与面部完全贴合,其有效时间一般为三小时左右,潮湿后需及时更换。使用后的口罩常常带有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用后应归为有害垃圾。
尽管口罩能够有效保护我们的健康,也成为了我们生活少不了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疫情能够彻底消失,我们也能永远与口罩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