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诗词之常

三年级 叙事 911字
2023-08-14 21:36:26

月影浮满故乡的小曲,星子闪在琼枝,一点一点悠长着过去,回首故里深秋过往,眺望远方,只闻诗意浸湿了灰黑的晚风,便踏月而去,守那诗词之常。

浓秋溜过淡郁的枫红,盈盈流转起故乡的味道,软月在风间阴晴又圆缺。双眼在那软弧下盼了又盼,那中秋的月才终于掠过原野,稚嫩的眼波亮起阿婆的忙碌的身影。

故里的中秋很热闹,张灯结彩满是丹霞,又似春来棠花。香气漫过小院枝柯上的婵娟,融进水汽,错落到鼻尖缓缓流淌。阿婆忙碌一日,只在月色划过万千才坐下休息,咬一口月饼,再替我擦擦嘴边的油渍,那双苍老的手便又朝那明月去了。

“囡囡,前阵外婆教你的诗还记得吗?”她的双手又将我环住,我转过头去,只见阿婆的笑颜暖暖,宛如已逝的黄昏。“当然记得,阿婆教的,是有关月亮的诗!”“那咱们来说诗,看谁说的多怎么样?”我清了清嗓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霎时,簇簇诗意浸满乡野,萧条的叶化作暗蝶在月下翩跹着灰翅,薄凉混染几分萧瑟,随风摇去远方。“还是囡囡厉害,阿婆输啦!”我眼角晃起欣喜,伸手在月下挥摆,只见那霜白晦暗了又明晰,短短一瞬便失了踪影。

那晚的诗随记忆又在心里绵长一恍,又抬眼望那身前月光,只觉余了黯淡,缺了平常,原是遗失了过往诗霜。

诗,乃中华源远流长的一脉文化,是丰富瑰丽的语言艺术,其间蕴满了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与寄托,还传承中华文化艺术的昌盛图景。

诗,不仅是阿婆在那令人眷恋的故土予我的文化初路,更应是在当今电子计算机蓬勃生长之日应被守护传承的千古文韵。随着斗转星移,越来越多的人们却愈发忘却那些传统的文化诗赋,但诗歌是中华文明的血脉,不应随时间的逝去而褪去它原有的色彩,而更应随其未来的潮流波涛出那独有的文化巨浪。

“春华秋实传不尽,文化命脉守诗常。”月下冷风斜打,划破江面。自己的嗓音却似远方的号角,在清浅的光河下驶进,尾翼划破树影,征服悠悠万里江澜。

浓秋揉碎了月光,衰黄的叶片横在池旁,堆满了星光,翘首灯火朗照,诗意升腾似故里炊烟,生生不息缱绻绵长。

匆匆秋叶落,年年圆月长。记忆斑驳了此时的凋敞,燃起满目春光,那便踏着月影浮凉,守那诗词之常,让那诗韵在漫漫征途间尽是曙光。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