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吃什么都重口味的人,怎么偏偏喜欢那么清淡的汤面?”妈妈充满了疑惑。
我想大概是因为那碗故乡的粉。记忆中故乡的美食大多是清香的,尤其是村口的那一碗粉,每当想起,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小时候每次回故乡,我定是要与小伙伴们在巷里疯跑许多趟,玩累了,便缠着外公带我去村口吃粉。我坐在外公的自行车上,老是自行车驶过厚实的黄土路,摇摇晃晃的去到村口。热气腾腾中,一碗粉端到我的面前。两个豆丸子,一点儿豆芽和地瓜粉条,便会令我心满意足。夕阳的余晖洒在脸上,外公摸着我的头,我端起碗,将最后一口清汤喝了个精光,拍拍肚子打了个饱嗝,满足极了。我对故乡的记忆就源自那碗粉的味道。
我对清汤有一份执念,大抵是因为对故乡的记忆都融在了那缕清香中。
时至今日,每每回到故乡,总忘不了吃上一碗粉。当汤的清、粉的滑、菜的脆在时间激荡碰撞,莫大的满足感便涌上心头,而时的记忆又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做粉的是一个发福的中年大叔,挎着一个腰包,衣衫总是被汗水浸湿。在与他的交谈中,我才了解他们家这清汤的配方竟已传了三代,甚至妈妈小时候喝的都是同样的味道。我问老板他做的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城里开家,店老板闻言愣了一下,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说:“祖上都在这儿做粉,老街坊、老地方挺好,从没想过离开,就继续守着汤,守着这块地吧,挺好的。”
看着老板打汤,煮面,调料,上菜。我似乎读懂了那源自互相人的质朴和坚守。一晚熬了几十年的汤,把老板的青春年华和故乡的风土人情都熬了进去。
我深爱那缕清香,每当我身心疲惫、沮丧迷茫时,我总想去喝碗清汤。当熟悉而温暖的味道袭来时,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口下去,儿时的简单快乐,故乡人的质朴与坚守,都伴着这股清香漫上心头。无论离开故乡多远、多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那碗清汤都能带给我温暖,带给我坚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