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暑气渐涨,正午的日光灼烧着朵朵白云,燎出一处又一处的卷边微烫。倾泻而下的日光宛如金莹丝绸轻裹麦穗,风中摇曳,尽显生机。我来到这南方的山水间,侧身聆听风声鸟鸣。
清晨六点钟的红日如期而至,我站于乡间旅馆的顶楼眺望不远处的青山并肩。恍惚间被它无声的吸引,眼前的景致不停变幻,不觉间再次抬眸已是蜿蜒在山间的石青小路。嫩草漫山遍野,唯有缓坡两面星星点点的碎花为其粉饰。似是这抹鲜色正勉强掩饰着山的孤寂。
沿着老旧的石青路,半晌便迈出青山,原来我们之间不算太远,只是那颗浮躁的心与之相隔半生。
路的两旁是田埂拼接的梦却没能结出米粟,硬质的土壤上并非绿油油的一片。踩在田间不成形的小路上,稍有不慎便踩下一块软泥,差点连人带着相机拥抱自然。重拾心态的我便开启了一段战战兢兢的“刀刃”之旅。
一抹淡香飘自不远的林木后,寻着暗香加快脚步,轻手拨开枝叶映入眼帘的仍是田土却更为广阔。不远处是几个佝偻着背的老人,手里一下接一下的挥着锄头卖力松着土。环顾四周是不高却坚挺的竹林,迎风摆动枝条,青翠的竹叶如冬雪厚厚的覆在竹枝,稍显端庄典雅。笔尖充斥着浓郁淡香,原是金稻清香。手中的相机的快门键被按的咔嚓的响,半边金黄与半边的黯淡土色交织成了生命的延续。我大着胆子开口提出帮忙,他们爽朗的笑声与浓浓的笑意裹着我满身的暖和。我生硬地挥着锄耙费力模仿,他们也愿停下手中农事悉心指导。
正午的日光灼烧却没能阻滞我们的热情四溢。取水浇灌随他们来到湖边,游弋的素鱼相依,湖底的枯枝残叶相腐。“小姑娘,这里的湖水干净的嘞。”似是解释般说到。但不必说,看这半边稻谷金黄便心中有数。
直到过去了很多年的今天,正午的阳光依旧刺人双眼,恍惚间又看到他们辛勤耕作的身影。那日的阳光不止落在稻穗的身上,还有千千万万个“我”的发顶间,是大自然给予勤劳之人的最高级别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