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小路旁,是低矮的小平房,黑黑的瓦,斑驳的墙,翠绿的吊篮叶子掩着小巷。邻居老大伯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嘎吱嘎吱”的声响中驶过。黄昏时分,落日的余晖为这一切镀上了金色的光芒。
远远的传来一阵吆喝:“糖人,卖糖人咯”儿时的我背着书包,连蹦带跳的来到小摊前,递上手中揉皱的纸币,说:“大伯,给我个糖人!”卖糖人的大伯笑眯眯的看着我:“喏,你的糖人。”
每天放学的路上,我都要经过这一条小道,买上一个糖人。有时,我还会在边上看大伯做糖人,一看就是好久。大伯的动作十分灵巧,看的我眼花缭乱。取一小块糖,一吹,粘到小木棒上,用个色的糖在手中搓,揉,再往只前吹好的糖上一粘。不一会,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成形了。
我注意到大伯做完一个糖人后,并不急着摆在架子上,而是再取一块糖,粘在糖人与木棒结合的地方,尤其用心。我问大伯这是做什么,大伯笑着对我说:“这是糖人心,我们有心,糖人也有心啊!这样糖人就粘的更牢,不会掉下来了。”我思索着:“原来糖人也有心啊!”太阳一点一点的西斜,终于没入群山中。
过了许多年,我渐渐长大了,可对糖人的喜爱却丝毫未减。又一天我放学回家,又经过那条小巷,却发现挤满了人。我疑惑的挤进人群,门口的阿婆对我说,是城管来抓摆地摊的人了。人群散去后,我捡起一个一个散落在地上的糖人,对着夕阳,独自站了很久。
第二天,老伯被放了回来。我去看他。没有了做糖人的小车,大伯只能愁眉苦脸的坐在石板台阶上。见了我很辛酸的说:“我以后再也卖不了糖人了,这条小巷子要拆了。”老伯走后不久,关于老巷拆除改建的同知就下来了,我很不舍,毕竟,这里有我的童年。
一天放学后,发现一大堆人挤在老巷口。向政府要求不能拆。最终巷子保存下来。石板小路旁,是低矮的小平房,黑黑的瓦,斑驳的墙,黄昏时分,落日的余晖为这一切镀上了金色的光芒。很庆幸,小巷一就是这般模样。
我站在老伯前说,你说糖人的“心”把糖人固定在小木棒上。其实,你和很多人都有这样一颗“心”,这颗心把你,我们邻居都紧紧地系在了小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