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了记忆的房门,记得那某人某子时,那贫固的岁月……
儿时的家境贫寒,靠着母亲为我开辟阻挡,将所有的爱付给了我,无私的。
冬日里,苹果结果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我依旧念念不忘,那相隔十几里山路到达的城市,卖着鲜红的苹果,但我深知家庭的贫固,不想为家庭做不必要的麻烦,但女儿的心思,母亲怎么可能不懂?
回家时,看着炕边坐着的母亲,那手里鲜红的苹果。
“快过来,这苹果挺新鲜的,快来尝尝,你最爱吃的!"母亲招呼我。
“母亲你哪儿来的,苹果都过季了,你去城里了?″我不解。
“别人送的,快来!"
送的?不可能,村里没有几家家挺有钱的,只能去城里买,相隔十几里山路,而且在严寒的天气里。
母亲将苹果肉切大片都递了过来,苹果核还没扔,正往嘴里送。
我大口地吃着苹果,看着母亲在那儿吃苹果核。“妈妈,你怎么不吃果肉呢?苹果核可不好吃。"
“怎么会?这么好吃,我不喜欢吃果肉,你吃吧!"
“怎么可能好吃?"我夺过来了一半,一咬,下一秒吐了出来,苦涩涩的,一点儿也不好吃。
“妈妈,你骗我,明明这苹果核一点也不好吃,苦的,难吃!″
妈妈笑了笑,说:“口味儿不一样吧!就算不好吃,也不能扔了,多可惜呀。″
真的是口味儿不一样吗?我又不傻,绝对不是。
后来长大了,家境好了,我买了无数次苹果,吃了苹果肉,扔了苹果核。一次无意间吃了次苹果核,熟悉的苦味儿,但又看了看炕边烧火的母亲,顿时间觉得不苦了,因为想起了以往。
怎么会苦呢?无论苹果肉还是苹果核,里面包合着母亲对我浓浓的甜甜的无私的爱,怎么会不好吃?好甜好甜。
苹果核怎么会苦呢?这包含的母爱明明很甜呀。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