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花

三年级 叙事 1237字
2023-07-10 08:30:22

豫晋山城的夜,是泼墨般浓稠的夜。坠落星空的铁花便构成了一场意料之外的相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场研学旅行坐落于一方西北小镇。数千年的古镇前,山峦轻轻掠过云颇,纵横两地、巍巍壮阔。当傍晚夕阳欲坠,我们意料之外地停在一所老屋旁,老屋里堆满了烧焦的木头,有一个老伯拿着锄头在屋外砍木架,我看着他剪着板寸头,黝黑的瘦脸盘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皱纹,胳膊上有大面积的烫伤口,满是老茧的双手下贴着两道创可贴。我看着他长相怪异,不禁向后退了几步,想赶快离开这所离奇古怪的老屋。

夜幕降临之时,灯火依旧明亮。我看着老伯和工匠们拿起刚砍完的木柴,向空旷的沙地走去,于是好奇的我也跟过去,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阴谋诡计”。

他们在宽敞的沙堆下用竹筒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枝柳。老伯在一旁悉心烧制炉内生铁,熊熊火光,灼灼燃烧,橘红与炽热的烈焰之间,光仿佛在他们的脸颊旁涂上金粉。“生铁一定要纯,在鼓风机和煤块的合作下融化成铁水,再舀取出来,洒成铁花。”正在烧铁的老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目光炯炯。我才意识到他们是非遗传承人,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一场极致浪漫的“烟花”。老伯将一千六百度的铁水放进柳木凹槽中,从下方加以木棒击打。因为铁屑在下落的过程迅速冷却,不容易粘在布满汗水的皮肤上,落到衣服布料反而容易烧着,所以工匠们都是赤裸上阵。火红的光映在他们宽广的胸膛上,炽热的温度时而灼烧着皮肤,火花溅落在他们的胸膛上燃烧、熄灭。他们的眼眸里隐存着光,是生生不息的银火之光。璀璨的光化作流萤,响彻整片沙地。

笑容随着铁花的点点燃烧在他们脸上绽放,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火花化为漫天华彩,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传承人浴火般的勇敢。氤氲抹在这无边的火红中,澄澈而温馨,璀璨而浪漫。沙地上,人渐渐多了起来,铁也融化在豫晋的烟火人情中。老伯轻轻搅动着炉中的铁水,微微俯身,神情专注,手持木棒,将滚烫的铁水舀出,看准时机,向空中用力挥打,绚烂的铁花将黑夜照的亮如白昼,星火炸裂,坠向大地。一棒接一棒,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便跟随其后,看得人眼前发亮,惊心动魄。

夜已不再是夜,是将宇宙中所有的光辉都化作有迹可循的轨迹,汇集于此,勾勒出这古老山区的轮廓。不知不觉,我竟看了一场用生命捶打的“烟花”。此刻,我看着老伯和工匠们坚定的眼神,铿锵有力地用肉体在空中挥洒一片盛世长虹。我的情绪如夏日的暴风雨,然而它浇灌着我的羞愧难当,然而它震撼着我的心潮澎湃。在老伯的匠心传承下,铁被柔化成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绽放于此,烧制时的火红,腾空而收的灿烂,是中华的千年铁魂,铁花的绚烂虽在瞬间,但传承的骨髓早已浸透心间,成为永恒的繁星。喧嚣落幕巷街里,星未灭,火未歇。

星未灭,火未歇。

以传承之薪,燃当代之火。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番打铁花般的星光。唯以传统作新,点燃当代之火,中国式浪漫才会薪火相传!

夜已深沉,老伯挥洒星星灯火的背影构成了一场意料之外的相逢。打铁花,相见欢。

愿我们勇敢如不屈的匠人,愿我们盛放如不灭的星火。